白癜风是否传染用什么药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734950.html采蘋
于以采蘋,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xíng)潦(lǎo)。
于以盛(chéng)之,维筐及筥(jǔ)。于以湘之,维锜(qí)及釜(fǔ)。
于以奠之,宗室牖(yǒu)下。谁其尸之,有齐(zhāi)季女。
蘋
蘋,今名田字草、破铜钱,多年生沼生水草。生于静水浅水、池塘、稻田中。嫩茎叶可食,可入药。先秦时代主要的食用野菜之一,也是重要的祭祀用品。据《陆疏》,可掺合米面蒸熟食用,又可用醋腌制后下酒,也是救荒食品。
《恭曰》:萍有三种:大者名;中者名荇,叶皆相似而圆;其小者,即水上浮萍也。
《本草纲目》:蘋乃四叶菜也。叶浮水面,根连水底。其茎细于莼、莕。其叶大如指顶,面青背紫,有细纹,颇似马蹄决明之叶,四叶合成,中折十字。夏秋开白小花,故称白。
藻,即聚藻,别名金鱼藻、泥茜、穗状狐尾藻等。多年生沉水草本,生于池沼、湖泊、沟渠中。古代常见的食用植物,也有驱火避灾的象征意义,成为周代的祭品。
于以:在什么地方。
蘋:即水生浮萍。
藻:多年生水草。与蘋皆为古时祭祀用。
行潦:雨后沟中的积水。
行,通“洐”(此有争议,有读航)。
筥:圆形的筐。方称筐,圆称筥。
湘:烹煮。《汉书》注引《韩诗外传》,湘字作“鬺”。
锜、釜:煮食用的锅,有足为锜,无足为釜。
奠:放置
宗室:宗庙。牖:窗。
牖下:室外窗户下。古代宫室,前堂后室,堂与室有墙隔绝,墙上开窗,称牖。一般家庭祭祀,在室内西南角,此诗所言祭祀,可能是为将嫁之女所办,所以祭祀地点就设在室外窗下,这是要与一般祭祀相区别。一说,此诗之牖下在室内北墙窗下。见于鬯《香草校书》卷十一。
谁其:倒文,其谁。
尸:主持。古人祭祀用人充当神,称尸。
齐:通“斋”,恭敬。
季女:少女。
赏析
《采蘋》一说是女子出嫁前的祭祀风俗。这首诗在格式上和《采蘩》非常相似,而且它的内容也和祭祀有关。
根据《礼记·昏义》为说,认为是贵族之女出嫁前去宗庙祭祀祖先的诗,毛传云:“古之将嫁女者,必先礼之于宗室,牲用鱼,芼之以蘋藻。”方玉润《诗经原始》云:“女将嫁而教之以告于其先也。”可见“蘋”是祭祀用品。主流学者倾向于认为这首诗描写了为祭祀奔走的女奴们的辛劳。
另一说是描写一位士族少女在祭祀中所表现出来的种种礼仪和美德。
诗中多用“于以”来展开提问,气势雄浑。吴闿生在《诗意会通》中这样评价这五个“于以”:“五用‘于以’字,有‘群山万壑赴荆门’之势。”
这首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平铺直叙,我们却看到了一位采蘋、烹煮、设祭的少女初长成,可见古人对于祭祀的仪式感是远远强于今人的,《诗经》中的《采蘩》、《采蘋》都是与祭祀仪式相关的诗歌。今人看古,也被他们的虔诚所感。对自然,对生命,充满敬畏,才能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