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决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粽香共叙端午情特刊文学现场202 [复制链接]

1#
文学现场(ID:wenxueip)

原创作品版权所有

严禁采集与抄袭、剽窃

文学现场(ID:wenxueip)

网络作协会员创作发表平台

作品目录

■桓台那慕汗/海上粽香悠悠情

■张店赵自鹏/又逢端午艾叶香

■桓台胡华业/心中的端午情

■张店彩蝶伊莎(姚瑞芸)/端午寄情

■成都刘文嘉/端午忆

■博山王宏伟/粽子飘香

■桓台刘茂桐/端午节生发的乐趣

■桓台那慕汗/七律端午题句

■张店杨玉勇/端午(外一首)

■张店翟克江/七律端午祭屈原(外二首)

■博山王宏伟/粽子汨罗江端午节

■福建海树子/七律端午怀古(外一首)

▋海上粽香悠悠情

■桓台那慕汗

文学现场(ID:wenxueip)

端午节来临,*舰受命停泊在锚地值班待命。龙哥伫立*舰前甲板,凝视着水天一色,湛蓝湛蓝的大海,翻起朵朵白色的浪花。阵阵海风吹拂在龙哥的脸上,将他这个在北方*土地上长大的汉子,把白白的皮肤吹成了古铜色,那双明媚的眸子始终炯炯有神。习惯了常年咸腥味的*舰生活,每到端午节龙哥总会想起那悠悠飘来的粽香,那粽香会给龙哥带来许多美好的回忆。

龙哥童年的端午节,是爷爷嘴里的“五月端午”。听爷爷在龙哥的耳边念叨着“端午节、要插艾,长虫蚰蜒都不来。粽子里、包红枣,孙儿的馋虫饱……”这时的爷爷,会拉起龙哥的小手,腰里别上弯弯的镰刀,到庄前的大斜沟里割艾草。横亘在庄前的大斜沟里长满了野草,艾草它散发着特殊的馨香。爷爷挥动镰刀专割那些高出野草的艾草,不一会儿就收获两捆。捆起艾草,爷爷又将镰刀别在腰上,帮龙哥逮上几只蚂蚱,用狗尾巴草串起来。龙哥提溜着狗尾巴草串着的蚂蚱,屁颠屁颠地跟在爷爷身后回家走着,想着中午不但有香甜的粽子吃,还有脆皮荤香的蚂蚱来解馋,童年的这颗心里总觉得美美的。

“龙儿!快来帮娘包粽子。”是娘在堂屋里喊他。龙哥放下手中与弟弟妹妹们一起打闹的艾草,刚进屋娘就说:“快洗手,娘教你包粽子。”

包粽子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挺难的。娘准备了包粽子的糯米和红枣,包粽子的时候,龙哥一边看、一边学。首先,拿几块粽叶弄成三棱形,再把米倒下去,由于小手抓的不紧,米往下倒,弄得满地都撒满了米,连续几次都失败了,娘却眉开眼笑看着并不断教着如何包才好,龙哥自己也笑了。后来,终于把粽叶弄成了三棱形,米也不漏了,再放上两颗红枣,然后就把粽叶折起来用红线绑住它,娘再三叮嘱一定要捆绑好粽子,不然的话,煮的时候就会成为一锅粥。

龙哥在*舰上当水兵四年了,每逢端午节来临,童年跟娘学着包粽子的场景历历在目,那红色的线一圈圈的捆紧了粽子,又一圈圈的缠绕着龙哥的思乡之情。

“嘟嘟嘟嘟……”机器的马达声将龙哥的思绪拉了回了。*港的方向驶来一艘交通艇,灰白色的艇身尾端掀起一条长长的白浪痕,艇桅杆上的八一*旗猎猎,交通艇径直向龙哥他们的*舰驶来。舰侨上的信号兵挥舞着红*相间的信号旗,接受着交通艇打来的灯光信号,好像是说:“端午节辛苦了,基地首长祝你们端午节快乐!”不一会儿交通艇驶到了舰舷边。“龙哥!我们给你们送粽子来了。”一个英姿飒爽头带斗篱的渔村女站在交通艇首在喊。龙哥定睛一看,是*民友好渔村的民兵连长兼妇女主任李姐。“李姐!怎么是你?”龙哥说完伸手将李姐拉上了甲板。这时舰上的刘*委也来到了甲板上,“报告刘*委!我代表全村给你们送来了端午粽子,还有石斑鱼,一点点心意,祝你们端午节快乐!”*委热情的与李姐握手致谢,并吩咐龙哥“快去后库仓弄三箱苹果罐头来送给渔村的乡亲们,也算是我舰水兵的回礼吧。”李姐笑着摆手说“不用,不用了!”和刘*委一起去了舰上的会议室。

交通艇载着李姐她们离舰舷返航,李姐站在交通艇的甲板上不断地挥动着手,“刘*委再见!龙哥再见了!”一会儿交通艇渐渐变的模糊,消失在了青黛的海岸边。晚餐开始,刘*委在开饭前说:“同志们!今天端午节,我们在锚地值勤,担负着光荣的海上警戒任务。渔村的乡亲们,为我舰的水兵餐桌送上了一盘香粽,和一条肥肥的红烧石斑鱼。请大家细品鱼鲜粽香,牢记人民的深情厚谊,为祖国的海边防站好岗。我宣布,现在开饭!”

龙哥从盘子里拿起一个粽子,它用红红的线缠绕着青青的粽叶。红色的线头扎成一个蝴蝶般的中国结,又暖心又好看。红色的线恰似那*民连心的线,中国结象征着渔村民众的生活吉祥美好。龙哥慢慢折开粽叶,轻轻咬一口,一股腊肉的香,一种软糯蜜样的甜,沁人心脾。这香甜里包含着岛上渔村乡亲们,对舰上水兵们的深深情谊。龙哥觉得这香甜里,好似还有爷爷的嘱托、爹娘的微笑,家乡那*土地上的粘谷米香味。

夕阳下,红红的太阳沉入了海面。晚霞灿烂,映红了海面,映照着*舰和舰上的水兵们。一群海鸥“吱吱嘎嘎”地不断的扑向舰舷,不知这群海上有灵气的鸟儿,是否眼馋李姐她们送给水兵的香粽,还是羡慕海岛这段*民渔水情呢?

上玄月出现在西边海面上,大海涨潮了,舰首在锚地转向了外海的方向,*舰就像站在海面上一名威武雄壮的哨兵。爱好音乐的梁班长在舰首拉起了手风琴,龙哥他们跟着手风琴哼唱了起来:“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

▋又逢端午艾叶香

■张店赵自鹏

妻对艾叶好像情有独钟,昨天收到网购的两大包艾叶很是兴奋,闻着艾叶那种特有的香味,更加坚定这艾叶是今年新采的了。

晚上妻将这还柔软着身子的艾叶揉成几个小圆团儿,装进一个小白布袋里,放在儿子房间里的书桌上,说是能驱赶蚊虫。儿子还是不能忍受艾叶浓烈的味道,早早起床离开了房间。

距离端午节还有几天的时间,早市里已经有很多卖艾的小贩了。有专门用机动车拉来的整车艾条,足足有一人多高,叶子都还郁郁葱葱的,显然是清晨收割的种植艾3条。也有很多用三轮电动车或是一些售卖蔬菜水果的小贩顺车拉来的,这些艾条虽然短矮且下半截有些已经枯*了的叶子,但这四处飘散开来的味道却要浓烈很多,说是从附近山间里收割来的野艾,不管从端午节的象征意义上说,还是从日常的保健效果来讲,自然是比养殖艾要好很多。

关于艾的保健效果,妻曾告诉我可以将它放进泡脚盆里,能起到舒筋活血的作用,据说对静脉曲张的治疗还是比较明显的呢。于是回家时我便将这番话原原本本地告诉母亲,让她去地里多采些沟边地头已经生长多年的野艾,闲暇时用来泡脚或许有一定效果。

母亲对于我说的很是重视,对地头的一小片野艾更加关照起来。这艾仿佛通了人性,每年竟报恩似地疯狂生长起来,每逢端午节时总能让母亲收获一大捆儿,不但自己冬天泡脚用,我们回家时还总让我带上些。再后来有些乡邻们知道母亲的田地头有些野艾,去收割几棵即便不告诉母亲,母亲也从来不责怪人家,这或许就是乡下里传承几代人的乡情吧。

母亲没有插艾的习惯,但她已经照着我们说的方法,开始用艾叶煮鸡蛋了,其味道竟觉着和平日里有很大不同。

在城市里生活这么多年,耳濡目染里我也养成在端午节里插艾的习惯。

在一个单元楼里住着,无论熟悉的还是不熟悉的,我到市场里采买鲜艾时,也顺手给邻居们买上几把儿,邻居看到后很是高兴,甚至于在后来每年的端午节即将到来的时候,都是争着早早买回几把鲜艾,放置在各自门口,令整栋楼都飘散着艾香。

俗话曾经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而今像母亲送乡邻们自己精心看管的野艾,我们邻居之间相互争抢采买鲜艾的习惯,是不是也可以说是赠人枝艾手有余香了呢。

▋心中的端午情

■桓台胡华业

文学现场(ID:wenxueip)

下班回家,路上经过一个摊点,淡淡的米香在空气中弥漫着。摊点的女主人吆喝着“刚出锅的粽子了,又大又香,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不是摊主嗓门高,是粽子的一缕缕的清香唤醒了我记忆中的那段端午情……

记得那年的一天清晨,布谷鸟在窗前叫着,把我从仲夏夜的梦中吵醒。门前奶奶的花草缀满昨夜露珠的清香,我探出惺忪的脑袋朝院子里张望。

大盆里是昨天母亲泡了一夜的糯米,你倚着我,我靠着你,粒粒饱满透亮,就像喝醉酒的大美人。

母亲头戴一块带花的手巾,是典型的农村妇女的打扮。她坐在蒲毯子上,双手将三层苇叶错落搭好,用手展开、抹平,然后又弯出小小的圆锥状,娴熟的从大盆中抓一把糯米添在尖尖的角里,捏二至三颗红枣点在米的中央,再放一点糯米将红枣盖住用手压实。顺手将上部的粽叶向下折,直到完全盖住开口为止,顺着三角的边将所有的粽叶都折好,最后,用线绳将粽子捆绑结实,这样,一个三角粽子就包好了!我坐在一旁,吵闹着要包一个试试,可母亲就是不让,怕我撒了糯米,浪费了粮食。

大铁锅里加满水,母亲将包好的粽子整齐的摆好。父亲把炉火烧旺,嘴里哼唱着一段京剧,“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我坐在父亲身旁,帮父亲用力拉着风箱,父亲说我是调皮*在帮倒忙。时间一秒一秒从身边过去,红枣、粽叶、米香溢出蒸笼,氤氲在整个院落里。

“娘,粽子咋还没熟呀!”我嘟囔着。

“小馋*,粽子快熟了,别着急,待会先给你吃”,我高兴的蹦起来!

时间到了,粽子熟了。父亲打开锅盖,一个个粽子煮的透亮。母亲剥开一个粽子先让我品尝。那白白的糯米染着苇叶的青绿,透着苇叶的清香;一颗颗红枣浸红糯米的脸。望着又漂亮、又馋人的粽子,我大口的吃着,烫的我的舌头在嘴里只打卷,嘴里不住的说“好香!好香!”父亲说:“你睁开眼就知道吃,可你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我眨了眨眼睛,做出一个不知道的*脸,呆呆着听父亲给我讲起端午的传说。

父亲说,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在我们北方,端午节有门前插艾草,包粽子的习俗。传说,战国时期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这天跳进汨罗江自尽了,后来人们也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了。

吃着母亲的粽子,听着父亲讲起端午的传说,陪我走过童年的幸福时光。如今,我已经年过百半、儿孙满堂,曾吃过超市里各种味道的粽子,却都不及母亲的粽子有着最纯粹、最温馨的清香。虽然母亲已逝多年,但心中的那份端午情,今日又在心头浮现,让我终身难忘。

▋端午寄情

■张店彩蝶伊莎(姚瑞芸)

文学现场(ID:wenxueip)

又一年端午节到了,那些曾经的端午节的情景历历在目,粽叶飘香的回忆,把我带回到以往的日子中去。

小时候,每到端午这一天,妈妈总是早早的就到市场上,排队买粽子和艾叶,回到家里把艾叶插到门上。当我们从睡梦中醒来,就闻到一股浓浓的粽叶香味,睁开眼睛,小饭桌上放着六个大粽子,这时候,我们兄妹四人就急不可耐的胡乱洗一把脸,跑到小饭桌前伸手抢粽子。“一人一个啊!”妈妈发话了,我们几个赶忙扒开粽叶,白白的黏米上有两个大红枣儿,好香啊!那时候,因为家里的条件有限,一年一次的端午节,我们只能一人吃一个粽子,当我们吃完手里的粽子,都会忍不住看着别人吃,姐姐是家里的老大,总是最后一个吃完,她也总是自己吃一点,让我和弟弟帮她吃一点,其实,姐姐也是做样子吃,一个粽子都被我和弟弟分着吃了,姐姐把粽叶上沾着的几粒米吃干净。我和弟弟也总是吃的满脸都是米粒,姐姐就给我们用湿布子把我俩的脸擦干净。

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在姥姥家,每到这一天,姥姥就把早就泡好的大枣放到盆里,然后淘好江米倒进盆里,放进一个大铁锅里闷,我帮姥姥烧火,待了一会就闻到枣和米的香味了,姥姥就告诉我说:“别填柴了,让剩下的柴慢慢烧尽,米饭就熟了。”等炉灶里没有火了,姥姥就把锅里的盆端出来,给我和大表姐每人盛到碗里,然后再放一点白糖,好香啊!

如今,我们兄妹几个都成家了,我们也都延续以往的的端午节,早早去市场排队买粽子给家人,也会延续风俗买一把艾叶插到门上(听说艾叶辟邪)。只要我们有时间,也会带上家人回妈妈家过节,妈妈早就买回了好多的、各种口味的粽子,等我们回去吃。我们买上一些熟食,回到妈妈家在做点菜,和爸妈一起吃饭。

现在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了,许多家庭都会买回粽叶自己在家包粽子,我嫌麻烦,就会到超市买几个大家喜欢的口味的粽子回来,我一个同事每年都会给我家送来一些粽子,那是同事的妈妈自己做的粽子,然后分给他们,每一次她都会送到我家来。

现在,姥姥和妈妈都到天国去了,我们再也吃不到她们做的、买的粽子饭了。我好想她们啊!姥姥、妈妈:天国也过端午节吗?那里有粽子吃吗?你们好吗?希望你们在天国快乐,我爱你们!

▋端午忆

■成都刘文嘉

文学现场(ID:wenxueip)

端午很快要来了,街头巷尾充满过节的气氛,街边到处都是卖彩绳,卖粽子的,以及卖艾蒿的地摊。走在其中,记忆不禁被拉回到幼时。

小时候家里穷,每次过端午,全家人要提前两天就动手准备,父亲要骑半小时的车,赶集采买新鲜的苇叶,一买回家,奶奶就要动手清洗。隔日奶奶与母亲就要包,包粽子是技术活儿。她们将饭桌放摆在院子里,桌上摆有一盆糯米与一盆苇叶,奶奶与母亲就拿着小凳子坐于两边,先将苇叶拼接好,卷成漏斗一样的形状,再用勺子舀起糯米,倒进苇叶卷起的漏斗内,盛满后,再将苇叶顺时针包起来,直至将苇叶卷没了,也看不到糯米的影子了,要装多少米需要手上把握好,要做到滴米不漏,然后再卷上苇梗即可。

可是我家不用苇梗,而是用马莲,因为它长得房前屋后到处都是,可见就地取材,三角状的粽子就算包好了。年景好的时候,粽内会被放入一粒枣,或者一些豆沙。母亲缠马莲总是习惯性地缠两下,随手一系就完了。奶奶就不一样了,总是缠得匀称,不苟一丝,如同宽齿梳一样,系得也牢实。奶奶很讲究美,尤其是外在的观感。不仅是粽子,奶奶包的饺子也很有观赏性,包的褶皱整齐划一,就连缝补衣服的针脚也很一致……她无论干什么追求完美。然而这种完美终于未能遗传给我,我曾为此苦恼了很长时间。只能坐在饭桌前观摩,有时帮忙添加糯米。粽子通常一个小时就能做好,再放入锅中闷熟。苇叶的清香四溢,惹人垂涎。

端午这天,一早父亲就会去山上拔艾蒿,再将艾蒿放在门前,母亲则忙着将五彩线脚搓好好,帮我们戴在了手腕上,母亲又煮了几个鸡蛋,奶奶则端出来热气腾腾的粽子,吃着香甜软糯的粽子,看着斑斓的五彩线,早晨也变得很美好。吃完了的粽叶,奶奶负责清洗晾干,以待明年再用。

之后才知端午的来历,以及屈原这位诗人,被他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而震撼。如今想来,端午节除春节外的较为重要的节日,因为它风俗多,情意也重,凝聚着人们对于屈原高洁品格的敬重,更承载了人们的精神理想。过去,人们工作繁忙,没时间包粽子,以及拔艾蒿。这些年端午节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一种民俗文化的传承,更多的人开始亲自动手,包粽子,拔艾蒿,好不热闹。

幼年一去不再,回忆飘远,买的粽子总是吃不出以前的味道,我总在问自己为什么?想来想去,原来是少了一种情谊与乡情的连接。

▋粽子飘香

■博山王宏伟

文学现场(ID:wenxueip)

记得小时候,每至五月端午节就盼着母亲给包粽子吃,其实这个节日为什么吃粽子的由来自己也不清楚,并且也没有什么兴趣想知道它的原因。但上个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期的时候国家还是实行计划经济,那时的平民百姓家家户户日子都还过的挺紧巴,我们孩童盼吃粽子打打牙祭,改善一下生活也是一种难得的口福了。

记得母亲包粽子是在端午节来临的数天前去八陡大集买好粽叶,大枣还有糯米,回家后把糯米泡在直径约40公分左右的陶瓷盆里,要浸泡一个晚上,同时把粽叶也浸泡在另一个陶瓷盆里,把大枣早早洗净晾在盖垫上,第二天把三片粽叶折成漏斗型,从盆里舀出少许糯米放进,尔后放进一个枣,随即再次放进糯米把枣盖住,然后把粽叶从上往下折严裹紧后,用线绳绑住后放进事先准备好的大铁锅的凉水里,而后放在炉子上用急火煮两个多小时左右再把锅从火炉上端下,待浸泡在锅里粽子凉透,就可拿出食用了。

其实,自己有时是等不急粽子凉透就会急巴巴的从锅里捞出粽子去除粽叶就开始大口朵颐了。这时粽子的馨香和大枣的甜润是吃不出多少味道的。粽子真正的吃法是待粽子凉透轻轻剥去粽叶露出那粉白色粽肉轻轻咬上一口慢慢嘴嚼,它通身散发着糯米淡淡的馨香特别吃到大枣时那甜丝丝原生态的味道,真是一种难以形容的美味啊!为什么这么说呢?也许现在的朋友会说你别夸张了,我们端午节吃粽子从没有吃到你说的感觉,是啊,我认为根本的原因是现在的物质生活条件好了,粽子已经是垂手可得的食物了,再想吃出我孩童的感觉连我都不会相信了。

回想母亲包粽子时的过程现在觉得也很有趣。母亲包的粽子每个只放一颗大枣,放两个枣是断不可能的,其实探秘原因是那时家里经济拮据枣放多了会增加粽子成本。特别那时自己嘴馋买回的大枣自己总是瞅准母亲看不见时便偷偷的一次次偷着吃,有时还偷点装口袋里,有的端午节母亲算的枣足可以搭配糯米包够粽子了,但却总是包着包着枣就不够了,也只好把剩下的糯米包成实心的糯米粽子了,其实个中的原因只有我最清楚了。当然这种没有枣包的粽子是光有糯米香却并不甜的,吃的时候谁都不乐意把它当做首选,只有把有枣的粽子吃没后,它才会有归宿的。

稍大后才从大人嘴里知道五月端午吃粽子的缘由。原来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一位爱国诗人屈原而形成的一种美食。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任人唯贤,富国强兵,遭到当时部分贵族妒忌,遭谗去职,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等不朽诗篇。后来秦*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怀着一腔悲愤于农历五月初五日,抱石投进汨罗江。他死后楚国百姓异常悲痛,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据说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躯体,以至演化成了后来的赛龙舟。有的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叶包饭,外缠彩丝,也就慢慢发展成现在的棕子了。

知道了粽子由来的故事,自己对历年端午节吃粽子的含义有了新的认识,也明白了千百年来人们为什么对这个爱国诗人的尊崇的原因。他的故事也激励着我们这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泱泱大国的人们,更加热爱我们华夏大地的一草一木,热爱我们可爱的祖国。

延续千年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还在继续,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也还在继续传播着。

▋端午节生发的乐趣

■桓台刘茂桐

文学现场(ID:wenxueip)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我们马踏湖畔过端午节别有一番乐趣。翻腾我的记忆,每年的五月初五,节日氛围虽然没有春节、正月十五和寒食节隆重,因为端午节引发的乐趣却颇多,每每想起难免复制少年时期那种少有的甜蜜。让我的思绪总会定格在端午节插艾草、包粽子的的欢乐之中。

马踏湖畔家家户户端午节大门口插艾草、包粽子的风俗延续至今,在我们的童年,大门口插的艾草和包粽子用的苇叶不用花钱买,都是取之于马踏湖芦苇荡中。

记忆中,进入五月份,马踏湖蒹葭碧绿成片,芦苇身高两米有余,密不透风,深处鸟声阵阵不绝于耳。端午节来临之际,我们几个发小结伴撑溜子(小船)沿水路进入湖区。在芦苇深处停船系舟,只身趟荡在芦苇深处,寻找艾草,偷偷揪打苇叶,掏鸟窝摸鸟蛋。

艾草一般生长在芦苇地块的边沿或芦苇深处,一旦找到就是成墩成片,我们更多的是喜欢生长在芦苇地段边沿的艾草,这种艾草,吸收阳光多,长的老成,艾秸硬,插到大门口不易折弯。每当找到这样的艾草,我们如获至宝,镰刀飞舞,瞬间洗割一空。割上一大捆艾草,在端午节供左邻右舍分享。

割完艾草揪苇叶,此时,齐身高的苇叶质厚叶面宽,最适宜包粽子,揪苇叶并非伸手便来,需要一定的技巧,出手快,用力猛,巧妙的让叶与苇杆脱离。否则,苇叶容易裂缝或带上叶裤,揪取的叶子不能用。

揪打苇叶过程是一种美的享受,其乐无穷。完全沉浸在一种飘逸的享受中,在阴森凉爽的芦苇荡中,密密麻麻的芦苇随风而舞,苇叶相互摩擦的莎莎声音和着鸟鸣,形成一曲完美的旋律,从芦苇密集的间隙中悠扬的飘散,身处幽境,如梦如幻,陶醉其中。

掏鸟蛋是我们最感兴趣的事情,在芦苇深处,用手拨开厚厚的芦苇,望着有限的空间,一步一步前行探寻,一旦发现鸟窝,将支撑鸟窝的几株芦苇按倒,轻手摸向鸟窝,如果有鸟蛋轻轻掏出,揣到怀里,将鸟窝放回,掏鸟窝十有九不空。芦苇荡中鸣叫不断的鸟俗称喳喳嘁子,每月一次哺乳幼鸟,所以掏鸟蛋准确率很高。也时常掏鸟窝摸到幼鸟,看那鸟窝里的幼鸟,羽毛未丰,伸长脖子,嘴甲周边长着乳白色的嫩肉,滴溜溜的眼睛,扑棱着翅膀,叽叽喳喳张开贪婪的嘴巴,一幅饥肠辘辘的样子,逢临此情此景,善心萌发,慈悲为怀,小心翼翼地把幼小生灵放回原处。聆听着那一窝渴望妈妈归来的鸣叫,会心地笑着探寻下一个鸟窝。

端午节,还是那个端午节。带着纪念屈原、伍子胥、曹娥,介子推的神话传说,伴随着历史进程一路走来,见证了社会的发展,丰盈了民族文化。在浓郁节日文化色彩地覆盖下,完善了我们童年的多姿多彩,用欢乐送走了我们无忧无虑的童年。在我们记忆中留下了无尽的乐趣。

▋七律端午题句

■桓台那慕汗

文学现场(ID:wenxueip)

仲夏端阳米粽来,

登高远望楚湘淮。

龙舟竞渡波涛涌,

风棹翻飞鼓号排。

刺绣囊包驱*蛊,

馨香艾叶避虫豺。

题诗留赋轻吟唱,

酌罢雄*意满怀。

▋端午(外一首)

■张店杨玉勇

文学现场(ID:wenxueip)

艾草粽子五月香

龙舟九歌入短章

进鼓鸣锣诵离骚

端午泪水哭断肠

祭屈原

三闾大夫赤子心

高风亮节贯古今

舟发汨罗揽狂波

一卷离骚自长吟

▋七律端午祭屈原(外二首)

■张店翟克江

榴红艾郁粽飘香,

祭奠屈原至意长。

吟赋鞭污弘正气,

沉江醒世救国殇。

精神不朽家家敬,

松骨常存代代扬。

天问离骚催喻理,

遗风浩荡路康庄。

七律端午感怀

又是一年粽子香,

龙舟竟度汨罗江。

群英际会怀屈子,

众手拼划祭楚殇。

锣鼓轰鸣声鼎沸,

红旗漫卷彩飞扬。

告知迈入新时代,

两岸黎民已小康。

七律粽香端午

五月情真缅慕长,

街头巷尾粽芬芳。

香凝端午精忠烈,

心念国殇热血慷。

天问一曲惊宇甸,

离骚千韵励炎*。

神州大地遗风盛,

邀盏屈原共品尝。

▋粽子汨罗江端午节

■博山王宏伟

文学现场(ID:wenxueip)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即将走来

吃粽子赛龙舟

还有就是早晨家家户户门楣上挂着的艾草

孩子们脖颈上坠上香囊

手上戴上五色绳

这一切的一切

或许都是为了纪念那位楚国爱国诗人

而来的

一个身躯

一个高大的身躯

为了他的信仰

为了他的国家

为了他的民族

为了他的家乡

而义无反顾的投进了汨罗江

他坚信他的死会惊醒

那些沉醉于纸醉金迷中一颗颗麻木的心

他的死会激活无数爱国者的心

他走了

带着一腔悲愤走了

虽然他走了两千多年

但是他的英*一直在汨罗江上萦绕

他的事迹在一代代爱国者的心里荡漾

他的诗歌《离骚》在华夏大地经久不衰的传唱

他的家乡纪念他的祠堂香火缭绕

闪着红光

汨罗江的水哟

您哗哗的流淌

流淌着一个悠久凄婉的故事

汨罗江的水哟

您奔腾不息

激荡着一个民族忠贞不渝爱国的力量

汨罗江啊汨罗江

每年的五月初五

华夏儿女馨香的粽子都会投进这条滔滔不绝的大江

这一颗一颗粽子

会让里面的鱼虾

不要打扰我们的诗人

让他静静的休息

这一颗一颗粽子

让他不再为凡尘忧伤

端午节

每年的端午节就要到了

纪念诗人的日子就要到了

这也是

华夏儿女千年不变的节日

就要到了

▋七律端午怀古(外一首)

■福建海树子

文学现场(ID:wenxueip)

百舸争流驾龙首,

蒹葭葱郁聚汀洲。

且摘芦叶裹玑粒,

包粽沉流堵六虬。

汨水江心寒泪蘸,

屈原正气此中幽。

*封一盏祭英骨,

楚地遗俗千古留。

端午感怀

一年不觉又端阳,

和风缕缕,细雨轻轻。

菖蒲苦艾挂门旁,

粽香飘,喜气洋。

遥忆屈公纵汨江,

云天弄恨,碧水含悲。

离骚千古永流芳,

天问鸣,警世长。

本期图片选自网络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文学现场》微刊

总编辑∶云鹤执行主编:齐云楼

主办:淄博市网络作家协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