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从来就不缺少那些企图一飞冲天、建功立业的野心家,他们有些是王朝末年的反叛者,在乱世来临前竖起自己的大旗,称霸一方;有些是跟从一朝开国太祖驰骋疆场或暗中谋略的智者或勇将,在明主麾下建立不世之功,以自己的功勋荫庇家族。
而这类人中,最典型的便是跟从自己认可的皇子,拥护他,帮助他登上皇位后,论功受赏。其中清朝的雍正皇帝在夺嫡胜利后,对待帮助自己登上皇位的功臣时,也是十分地优渥大方,但是这些跟随他的“四爷党”成员,最后是怎样结局又是怎样呢?
01跟从的皇子,安度一生
因为帮助雍正登基的功臣类型十分相似,所以便将“四爷党”这群人分为三类,逐一向大家介绍。首先便是“四爷党”中的皇室成员,有十三皇子胤祥、十六皇子胤禄和十七皇子胤礼。
这三个皇子都是在康熙年间,在那场号称“九子夺嫡”动荡中,始终坚定不移地跟随着当时表面上看起来默默无闻、实际上却心思缜密的四阿哥胤禛。在那场决定未来几十年命运的,波诡云谲的朝野斗争中,他们始终矢志不渝地帮助胤禛,笼络诸臣,积蓄实力,最终帮助胤禛成功夺得皇位。
因此,胤禛夺嫡成功后,就立刻赏赐了这些曾经在困难中一直支持着他的兄弟们。而在这三个皇子中,最受胤禛喜爱的,就是十三皇子胤祥。
雍正登基后,将胤祥封为和硕怡亲王,帮助他协理天下大事,无论是黄河水患、西北军事或者是陵寝墓葬等等,都经由胤祥的手处理。因此在后世,胤祥甚至被戏称为“常务副皇帝”,足以说明雍正对他的喜爱和重视。
而且这位十三皇子也是一个“妙人”,虽然他权倾朝野,统揽大权,但是却不恃权傲物,或以此轻视他人,似乎永远都保持着一颗待人有方、敬人有度的心,谦和地对待朝堂上的每一个人。
也因此更受到皇帝的喜爱,试想一个有能力、有才华的人对你忠心耿耿、事事用心,甚至与你一同经受过生死考验,你会不喜欢他么?
但可惜的是胤祥早亡,虽然他诸多王爵加身,且世袭后代,但是却没有享受到一个王爷的福气,整天在工作中忙碌。这一方面是皇帝对他能力的信任,更是皇帝对其冠绝朝野的恩宠。
而十六皇子、十七皇子则比较平庸,当然这个平庸是相对与十三皇子的能干而言的。他们在雍正登基之前帮他笼络朝堂乃至宫中的禁军,最终奠定了雍正登基的、不可逆转的大势。
而在雍正登基之后,他俩也都备受重视,十六皇子胤禄在满洲八旗历任统领,掌管军权;十七皇子胤礼则在六部担任要职,甚至还被任命为顾命大臣,两人都安度一生,结局美好。
02作死的大臣,死路一条
除去皇室成员之外,雍正皇帝的登夺嫡之路上还有许多大臣的帮助。尽管都是大臣,但结局亦有差距,所以将其分为两类,一者是有功但之后作死的大臣,另一类则是有功且升官发财走运的大臣。
其实说到那些作死的大臣,在“四爷党”中其实并不多,满打满算也不过三位重臣。首先便是大家耳闻的年羹尧,他在帮助雍正登基的道路上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作为清朝为数不多的汉族大臣,年羹尧的一生顺风顺水,从二十三岁考入进士入翰林院开始,便是一路升官。康熙在位时,他就已经是川陕总督,封疆一方了。
后来他的妹妹年氏嫁给了雍正,但是他却和其他皇子私相授受,虽然说在登基的道路上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矛盾却早已在皇帝心中埋下。
因此雍正登基后,年羹尧自诩有从龙之功,加之是皇帝的姐夫,甚至还备受重用,便鼻孔朝天,傲慢不逊,不仅看不起其他大臣,对皇帝的态度也变得轻慢。而这些事雍正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便在后来一步步地拔掉他的党羽,卸下他的权力,最后将他处死。
其次便是隆科多,这个在《甄嬛传》中相传与雍正生母有染的人,也是帮助雍正登上皇位的重要大臣。康熙在位时,隆科多是掌管京城戍卫军队的统领,一向被视作为雍正登基之路中最为关键的人物。
因为拥有了兵权,就相当于将所有人的性命捏在了手中,所以当隆科多支持雍正,就代表着雍正的背后有军队的支持,毕竟天子可不是嘴上说说就能当,兵强马壮者为之!
扶持雍正登基后,隆科多也备受重用,被任命为吏部尚书,位高权重的他掌管天下官员的选拔,甚至对于官员的选择,也不用向雍正汇报。但后来,被权利蒙蔽双眼的他也因为得意忘形,被雍正帝下令抄家,最后被可怜的幽禁至死。
最后便是当时雍正阵营中的谋士戴铎,他是相对而言不怎么出名的人,因为在雍正登基之后,他并没有获得高官厚禄的封赏,甚至还没有留在京城为官,而是被打发到年羹尧的麾下谋事。最后也因为贪腐问题,被雍正处理,遗憾地死去。
03忠心的大臣,升官一道
既然有帮助雍正夺嫡后结局凄惨的大臣,那么当然也有升官发财结局圆满的。“四爷党”中最后功成身退的几位分别是张廷玉、田文镜、李卫。这三个人中最受重用的便是张廷玉。他早在康熙年间就已经受到重用,但他的政治生涯却在雍正登基后走上巅峰。
从掌管实际权力的六部尚书如户部尚书、吏部尚书到内阁首辅,张廷玉是唯一一位配享太庙的汉臣,但如果不是雍正给予他施展才华的舞台,他也不会有这样恢弘的成就和绚烂的人生!
而田文镜和李卫二人先是在京城中担任职务,后被派到地方担任一省总督,统揽一方大权,是真真正正的封疆大吏,还是备受皇帝信任的官员。两人的结局也都是正常结束,田文镜病逝,李卫也病逝于任职之上,相比于那些死于刀口下的亡魂,两人的结局也算得上完美。
04结语
每次翻开这些记录过去的人一生的历史,尤其是看到“四爷党”一行人的结局,总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他们每个人不通的选择造就了不用的人生。选择正确的方向,矢志不渝的坚持,永葆初心,就一定会有一个好的结局,而年羹尧、隆科多则是历史给我们的深刻教训。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