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决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药的升降浮沉归经毒性含义 [复制链接]

1#
ios开发求职招聘QQ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543.html
一、升降浮沉1.升降浮沉的含义升降浮沉是指药物进入机体后的作用趋向,是与疾病表现的趋向相对而言的。升与浮、降与沉的趋向类似,故通常以“升浮”、“沉降”合称。由于各种疾病在病机和证候上,常有向上(如呕吐、喘咳)、向下(如泻痢、脱肛),或向外(如自汗、盗汗)、向内(如表证未解)等病势趋向的不同,以及在上、在下、在表、在里等病位的差异。因此,能够针对病情,改善或消除这些病证的药物,相对说来也就分别具有升降浮沉的不同作用趋向。药物的这种性能,有助于调整紊乱的脏腑气机,使之归于平顺;或因势利导,祛邪外出。2.升降浮沉的属性与作用(特点)升浮药物的特点主上行而向外,属阳,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催吐、开窍等作用;沉降药物的特点主下行而向内,属阴,有潜阳、熄风、降逆、止吐、清热、渗湿、利尿、泻下、止咳、平喘等功效。此外,个别药物还存在着双向性,如三七既能活血,又能止血。3.升降浮沉的临床意义凡病变部位在上、在表者,用药宜升浮不宜沉降,如外感风寒表证,当用麻*、桂枝等升浮药来解表散寒;在下在里者,用药宜沉降不宜升浮,如肠燥便秘之里实证,当用大*、芒硝等沉降药来泻下攻里。病势上逆者,宜降不宜升,如肝火上炎引起的两目红肿,羞明流泪,应选用石决明等沉降药以清热泻火、平肝潜阳;病势下陷者,宜升不宜降,如久泻脱肛或子宫脱垂,当用*芪、升麻等升浮药来益气升阳。一般说来,治病用药不得违反这一规律。4.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有四气五味、质地轻重、炮制和配伍等。(1)药物性味一般说来性温、热,味辛、甘的药物多升浮;而性寒、凉,味酸、苦、咸的药物多沉降。(2)药物质地花、叶、枝、皮等质轻的药物大多升浮;种子、果实、矿石、介壳等质重的药物大多沉降。(3)药物炮制药物升降浮沉与药物炮制关系很大,如酒炒升散,姜炒发散,盐炒下行入肾则降,醋炒收敛入肝则沉降。(4)药物配伍少量升浮药在大队沉降药中则降,少量沉降药在大队升浮药中则升。上述四点,(1)(2)表明药物本身的性质、性能可以确定升降浮沉,而(3)(4)却表明人工可以改变药物的升降浮沉。二、归经1.归经的含义:归经是指中药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作用,即药物作用部位。归是作用的归属,经是脏腑经络的概称。即一种药物主要对某一经(脏腑及其经络)或某几经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经则作用较小,或没有作用。如同属寒性的药物,都具有清热作用,然有*连偏于清心热,*芩偏于清肺热,龙胆偏于清肝热等不同,各有所专。因此,将各种药物对机体各部分的治疗作用进行系统归纳,便形成了归经理论。2.药物归经的确定:中药归经,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所治具体病证的病位为药物归经的最主要、最重要的依据。在临床上,将药物的疗效与病因病机以及脏腑、经络联系起来,就可以说明药物和归经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桔梗、杏仁能治咳嗽、气喘,则归肺经;麦芽能消食,则归脾、胃经等。由此可见,药物的归经理论,具体指出了药效之所在,它是从客观疗效观察中总结出来的规律。3.归经的临床意义:中药归经对于中药的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一是根据动物脏腑经络的病变“按经选药”,如肺热咳喘,应选用入肺经的*芩、桑白皮。二是根据脏腑经络病变的相互影响和传变规律选择用药,即选用入它经的药物配合治疗。如肺气虚而见脾虚者,在选择入肺经的药物的同时,选择入脾经的补脾药物以补脾益肺(培土生金),使肺有所养而逐渐恢复。三、*性1.中药*性的含义:*性是指中药对畜体产生的*害作用。中药的*性与副作用不同,前者对动物体的危害性较大,甚至可危及生命;后者是指在常用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需要无关的不适反应,一般比较轻微,对机体危害不大,停药后能消失。2.*性分级:在本草书籍中,常标明药物“小*”“有*”“大*”“剧*”或“无*”,这是掌握药性必须注意的问题。(1)无*:指所标示的药物服用后一般无副作用,使用安全。(2)小*:指所标示的药物使用较安全,虽可出现一些副作用,但一般不会导致严重后果。(3)有*、大*:指所标示药物容易使人畜中*,用时必须谨慎。(4)剧*:指所标示的药物*性强烈,临床上多供外用,或极小量入丸散内服,并要严格掌握炮制、剂量、服法、宜忌等。3.引起*性反应的常见原因:主要有超量用药、药不对症、配伍不当、品种混淆错用或误用、名称相似中药替代、非药用部位的掺入、动物品种或个体用药差异。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