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决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文读懂近代ldquo妇科第一方r [复制链接]

1#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四物汤:

四物归地芍川芎,营血虚滞此方宗,

妇女经病凭加减,临证之时可变通。

当归去芦,酒浸炒(9g)川芎(6g)白芍(9g)熟干地*酒蒸(熟地*已有成品,干地*即生地*晒干,12g)各等分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15g),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渣,空心食前热服(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服)。

补血调血。

营血虚滞证。头晕目眩,心悸失眠,面色无华,妇人月经不调,量少或经闭不行,脐腹作痛,甚或瘕块硬结,舌淡,口唇、爪甲色淡,脉细弦或细涩。

1.辨证要点本方是补血调经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面色无华,唇甲色淡,舌淡,脉细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若兼气虚者,加人参、*芪,以补气生血;以血滞为主者,加桃仁、红花,白芍易为赤芍,以加强活血祛瘀之力;血虚有寒者,加肉桂、炮姜、吴萸,以温通血脉;血虚有热者,加*芩、丹皮,熟地易为生地,以清热凉血;妊娠胎漏者,加阿胶、艾叶,以止血安胎。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妇女月经不调、胎产疾病、荨麻疹以及过敏性紫癜等属营血虚滞者。

4.使用注意对于阴虚发热,以及血崩气脱之证,则非所宜。

四物汤最早见于唐代《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一书中,用于治疗外伤瘀血。到了宋代被载于中国第一部国家药典——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用于治疗妇产科。在以后的多年的历史当中,四物汤被不断地传播,转载,逐渐四物汤被后世医家越来越多的认可,到了近代四物汤已经无可争议的成了“补血第一方”、“妇科第一方”。四物汤组成:熟地*、白芍、当归、川芎,乃血家第一方,其神奇之处在于这四味药经过加加减减,衍化成一系列“子方”,“孙方”,据不完全统计,四物汤的系列方达八百多个,真可谓是“子孙满堂”,是名副其实的方剂中的“祖师爷”。四物汤的神奇之处在于随着四味药物的比例不同,此汤发挥的功效也不同。如重用熟地*、当归,轻用川芎,则是一个补血良方;当归、川芎轻用或不用时,可以帮助孕妇保胎;重用当归、川芎,轻用白芍则能治疗月经量少、血淤型闭经等。前贤有言:调经即能种子,种子必须调经。治疗不孕,不管有何病何症,治到最后,总需调经,然后才能怀孕。调经的思路很多,证有虚有实,有寒有热,用方自然随证变化。但月经毕竟属血,调经总不离乎血分,四物汤几乎适合于各种证型,若能加减化裁更好。今人有治月经不调者,每方不离四物,其理概在于此。

四物汤能补血调血,主治营血虚滞证,症见心悸失眠、头晕目眩、面色无华、唇甲色淡、女性月经不调、量少或经闭不行、脐腹作痛、舌质淡、脉细弦或细涩等。全方药物由当归、熟地*、白芍、川芎组成。

四物汤所治之证,因营血亏虚、血行不畅所致。血虚则肝失所养,无以上荣,故见头晕、目眩、耳鸣;心失所养,则惊惕不安;清窍、形体失养则面色无华、唇甲色淡;妇人肝血不足,冲任虚损则月经量少,甚而不能应时而下,或前或后;营血凝滞、血行不畅,故脐腹疼痛;舌淡,脉细弦或细涩,均为营血虚滞之象。针对营血虚滞、脏腑机体失濡为本证的基本病机,治宜补血调血之法。

方中用熟地,味厚滋腻,为养阴补血之要药。当归补血养肝,和血调经,既可助熟地补血之力,又能行经隧脉道之滞。白芍酸甘质柔,养血敛阴,与地、归相伍,则滋阴养血之功益著,并可缓急止腹痛。川芎辛散温通,活血行滞,畅通气血,与当归配伍则行气活血之力益彰。全方四药等量配伍,补中有散,补血而不滞血,温而不燥,滋而不腻,既可补阴血,又能调冲任,动静结合,刚柔相济,实为补血调血之良剂。又因本方重在调补肝血,而肝为血海,女子以肝为先天,一旦肝血不足,极易出现肝郁血滞之证,妇科胎产诸疾以及月经不调多与肝血虚滞有关,故本方亦为妇科调经之常用方。

四物汤是补血的常用方,也是调经的基础方,临床多用于营血虚滞证,女性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胎前产后等尤为多用,运用时以头晕心悸、面色无华、舌淡脉细为使用依据。本方现代主要用于贫血、紫癜、功能性子宫出血、先兆流产、异位妊娠、人工流产或术后及上避孕环后出血,以及骨伤科疾病、神经性头痛、多发性神经炎等属营血虚滞、机体失养者。对于荨麻疹、风疹等皮肤科出疹性疾病,也可根据“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原则,应用本方加减治疗。本方加三七还可用于治疗眼底出血早期病变。但由于方中熟地*阴柔滋腻、当归质润滑肠,故湿盛中满、大便溏泄者忌用。

本方是补血调经的主方,是从《金匮要略》中的芎归胶艾汤减去阿胶、艾叶、甘草而成。本方治证由营血亏虚,血行不畅,冲任虚损所致。血虚与心、肝两脏关系最为密切。肝藏血,血虚则肝失所养,无以上荣,故头晕目眩;心主血,藏神,血虚则心神失养,故心悸失眠;营血亏虚,则面部、唇舌、爪甲等失于濡养,故色淡无华;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虚损,肝血不足,加之血行不畅,则月经不调,可见月经量少、色淡、或前或后,甚或经闭不行等症;血虚则血脉无以充盈,血行不畅易致血瘀,可见脐腹疼痛,甚或瘕块硬结;脉细涩或细弦为营血亏虚,血行不畅之象。治宜补养营血为主,辅以调畅血脉。方中熟地甘温味厚质润,人肝、肾经,长于滋养阴血,补肾填精,为补血要药,故为君药。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为补血良药,兼具活血作用,且为养血调经要药,用为臣药。佐以白芍养血益阴;川芎活血行气。四药配伍,共奏补血调血之功。

本方的配伍特点是以熟地、白芍阴柔补血之品(血中血药)与辛香之当归、川芎(血中气药)相配,动静相宜,补血而不滞血,行血而不伤血,温而不燥,滋而不腻,成为补血调血之良方。

本方在《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治外伤瘀血作痛,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用于妇人诸疾。

对于四物汤,我们都知道是常用的补血养血的经典方剂,也被称为妇科圣方,但却忽略了四物汤润燥通便的作用,四物汤的通便作用就是能够使身体的营血充足,气血充足,运行正常,大便自然通畅无阻。四物汤中,有三味药(当归、熟地、白芍)能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当归为补血第一药,既能行血又能通经调经,活络止痛,很多便秘的女性,面色萎*,倦怠乏力,就是因为血虚津液不足,肠液匮乏导致大便秘结,这种情况的便秘,通常需要用当归,与杏仁、桑葚合用治疗血虚便秘。熟地,即生地经过加工而得,熟地味甘微温质润,既能补血滋阴,又能补精益髓,在用于治疗便秘时,人们通常认为生地滋阴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润肠,可以更好的治疗便秘,但我们在应用的时候发现生地和熟地都能够滋阴生津,治疗阴虚津亏导致的便秘,但生地偏于凉血,熟地偏于补血,所以在四物汤中,熟地配合当归,既能补血活血,又可以很好的治疗身体血虚,肠道津枯导致的便秘,有效改善便秘的症状,具有润肠的作用。白芍,在四物汤中也是一味重要的养阴生津药,白芍也被称为“小大*”,但与大*不同,大*能攻胃阳有余,通腑泄热,而芍药能补胃阴不足,其药性偏于肃降,偏于柔滑,所以大*攻实,白芍补虚,白芍能够益阴行血,所以配合当归、熟地,补血生津,能很好的改善血虚,肠燥津枯导致的便秘。

四物汤是补血基础方,后世诸多补血方剂皆从此化裁而来!我们来看看都有那些方子是四物汤化裁而来的:

1、四物汤加四君子,八珍汤气血双补;

2、四物汤加四君子汤,去掉茯苓,加*芩、糯米、砂仁、*芪、续断叫泰山磐石散,是补气养血的养胎方代表。

3、四物汤加*芪、*柏、钩藤,叫七物降下汤,再加杜仲,名八物降下汤,补血平肝,用于血虚高血压,日本汉方常用;

4、四物汤去川芎加*芪、杜仲、苍术、*柏、牛膝(三妙丸),叫痿证方,用于血虚下肢痿痹治疗;

5、四物汤加桃仁、红花,叫桃红四物汤,补血活血;

6、四物汤加阿胶、艾叶、甘草,叫胶艾汤,补血止血,调经安胎;

7、四物汤加人参、*芪,叫圣愈汤,补气生血,气血双补,兼有摄血之功;

8、四物汤加天麻、菟丝子、木瓜、羌活,叫神应养真丹,用于血虚受风导致的斑秃(油风、*剃头);

9、四物汤加荆芥、防风、*芪、首乌、蒺藜、甘草,叫当归饮子,补血祛风,用于干燥型皮肤病;

10、四物汤加*连解*汤,叫温清饮,活血凉血清热解*,用于皮肤热病的治疗;

11、四物汤加苍术、薏苡仁、木瓜,叫脚气汤,补血祛湿,用于产后血虚脚气、下肢萎弱、倦怠浮肿的治疗;

12、四物汤去川芎加山萸肉,叫养精种玉汤,用于不孕症治疗;

13、四物汤加山药、*芪、人参、茯苓,叫滋血汤,益气补血。

14、四物汤加龟板、石决明,叫明龟四物汤,用于产后下肢运动麻痹。

15、四物汤加桃仁、红花、丹参、香附、青皮、元胡、乳香,叫桃仁红花煎,用于心脉痹阻的治疗。

16、四物汤加酸枣仁、木瓜、炙甘草,叫补肝汤,用于肝血虚的治疗。

17、四物汤加荆芥、独活、防风、柴胡、大枣、蝉蜕、薄荷、白鲜皮,叫四物消风散,用于血虚受风的皮肤病。

18、四物汤加知母、*柏、柴胡、丹皮、麦冬、五味子、玄参,叫清热补血汤,用于血虚上火口疮的治疗;

19、四物汤加桃仁、红花、桔梗、牛膝、四逆散,叫血府逐瘀汤,用于胸中血瘀证;

20、四物汤加独活、寄生、秦艽、防风、细辛、人参、甘草、杜仲、牛膝、茯苓、桂心,叫独活寄生汤,用于气血虚导致的风寒湿痹,关节疼痛。

四物汤补血,个人认为它重点补的是肝血。“肝血虚”者,很容易出现视力减退、眼睛干涩,或眼睛疲劳甚至出现夜盲症,以及多伴有眩晕耳鸣、面色苍白、指甲苍白无华,四肢经络气血不足,容易出现肢体麻木、肌肉抽搐、月经量少色淡等。因为肝开窍于目,肝血不足,目失所养,所以会出现视力减退、易疲劳、头晕目眩等症状;肝主筋,肝血不足,筋失所养,会出现肌肉抽搐、麻木、肌肉僵硬、双腿乏力等现象;肝其华在爪,肝血不足,爪甲失养,也容易会出现指甲苍白、脆弱变形、缺少光泽等现象。

方中熟地*有养血滋阴的作用,当归、白芍有补血养肝的作用,川芎具有活血行滞的作用。这几味药合用,可起到调理肝血的作用。不过对于女性血虚,调理肝是重中之重,因为中医认为“女子以肝为先天”,“肝藏血”,肝就像一个大血库,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当人体因为某种生理活动或者某种疾病,需要增加血量时,肝就会将贮藏的血液供应出来,供给机体的需要。肝藏血的功能失常,就容易导致血库枯竭,不能滋养机体,于是就出现各种血虚、阴虚的状态,进而衰老便慢慢接近了。所以,服用调理肝血,让机体的“血库”常处于盈满的状态,这样就不会出现血虚、阴虚的状态,这样诸多症状也会自行消失!

最后分享临证中四物汤加减法!(必须掌握)

一、内科

1血虚腹痛。微汗恶风。加官桂(七分)、倍芍药、

2嗽痰。加桑白皮、杏仁、麻*、贝母(各等分)。

3大便秘。加桃仁、大*、麻仁、枳壳(减半余各等分)。

4血虚头眩。加天麻、防风、荆芥穗(各一钱)。

5虚寒脉微。气难布息。不渴。便清。加干姜附子(各一钱)。

6中湿。身重无力。身冷微汗。加苍术、白术、白茯苓(各一钱二分)。

7筋惕肉瞤。属血虚也。加天麻、人参(各一钱伤寒筋惕肉自有本条)

8转筋属热。加酒芩、红花、木瓜、苍术(各等分)。

9两胁胀满。加枳实、半夏(各八分)、白术(一钱)、去地*、

10身上虚痒。加*芩、防风、煎调浮萍末(一钱)。

11小便秘涩。属血虚。加茯苓、泽泻(各八分)、牛膝(一钱)、甘草梢(五分)。

12盗汗属阴虚者。加麦门冬、知母、*、浮麦、麻*根(各等分)。

13自汗。加人参、*、麻*根(各一钱)、桂枝(五分)。

14劳瘵阴虚火动。加白茯苓、贝母、陈皮、款冬花、杏仁、*柏、知母(各一钱)、甘草(三分)有热。再加秦艽、地骨皮(各一钱)。

15阴虚喘嗽。或吐红者。加知母、贝母、*柏、五味子(十二粒)、人参、麦门冬、桑白皮、地骨皮、牡丹皮、款冬花、紫菀(各等分如肺火盛者去人参换沙参)。

16阴虚发热。烦渴不能坐卧。加麦门冬、山栀、*柏、知母(各一钱)。

17阴虚潮热。加柴胡、知母、*芩、地骨皮(各一钱)。

18半身不遂。左边。加桃仁、红花(各八分)、姜汁(半盏)、竹沥(一盏)。

19血痢。加*连、荆芥穗、地榆(各一钱)、木香(五分)、枳壳(七分)。

20风虚眩运。加天麻、秦艽、羌活(各一钱)。

21香港脚冲心。加炒*柏(一钱)。

22口干烦渴。加麦门冬、乌梅(各一钱)。

23四肢冷气痛。加良姜、玄胡索、木香、吴茱萸(各等分)。

24血气虚弱。起则无力而倒。加白术、陈皮、人参(各一钱)。

25血虚刺痛。五心热。加山栀、香附、乌药(各一钱)、官桂、青皮(各五分)。

26血虚甚者。加人参、附子(各一钱)、暑月。再加麦门冬(八分)、五味子(十粒)。

27腹中积血气块。加木香(五分)、三棱、莪术、干漆(各八分)。

28乍寒乍热。加人参、白茯苓、柴胡(各一钱)。

29血虚成痿。加苍术、*柏、下补阴丸。

30老人性急作劳。两腿痛。加桃仁、陈皮、牛膝(各一钱)、甘草(生五分)、入姜汁(半盏)服三四剂而安。

31少年患痢。用湿药大过。致痛叫号。此恶血入经络也。加桃仁、红花、牛膝、*芩、陈皮、(各八分)、生甘草(五分)入姜汁半盏。水酒煎服三四帖。或十数帖而安。

32午后嗽。即阴虚嗽也。加*柏、知母、天门冬、栝蒌仁、贝母(各八分)。

33贪劳人。秋深发热。浑身发热。手足皆疼如。昼轻夜重。倍川芎、芍药,加人参(一钱五分)、五味子(十五粒)、如病加喘。手足仍疼。再加人参、白术、牛膝、桃仁、陈皮(各一钱)、生甘草(五分)、槟榔(七分)、生姜三片。煎服五十帖而安。

34衄血。加黑山栀仁、*芩麦门冬、牡丹皮、扁柏叶(各一钱)、入童便(半钟)。

35又法、本方加麻*(三钱)、葱白三根一服汗即止、

36吐血。加牡丹皮、黑山栀仁、童便浸香附、犀角、藕节、京墨(各等分)入童便半钟煎、又法以患人吐出血。取起烙干。研为细末。以当归煎汤调下。此吴球子血导血归之法也。

37咯血。加麦门冬(一钱五分)、童便(二盏)、姜汁(半盏)、青黛(一钱)、山栀仁(炒黑一钱)

38唾血。加天门冬、麦门冬、知母、贝母、百部、熟地*(各一钱)、*柏(八分)、桔梗、远志(各五分)。

39咳血。痰火伤血也。加贝母、栝蒌仁、青黛香附、杏仁、阿胶(各八分)、童便(二盏)、姜汁(半盏)肾虚肺痿咳血。加天门冬、麦门冬、知母、贝母、紫菀、桔梗、玄参、杏仁、阿胶、薏苡仁(各等分)。

40痰涎血。出于脾也。本方去川芎、地*,加*、*连、甘草、陈皮、山药、薏苡仁(各等分)

41大便下血。即肠风下血也。热者。本方加炒山栀、牛胆、槐实、*连、枳壳、阿胶、荆芥穗、升麻(少余各等分)虚者。加人参、白术(各一钱五分)、黑干姜、升麻(各五分)、陈皮(八分)、甘草(三分)。

42小便溺血。加山栀、木通、小蓟琥珀(各等分)或本方煎调下牛膝膏亦妙。(按小便血痛者为血淋。自有本条。不痛者。为溺血也)

43小儿尿血。本方煎调发灰。(一钱五分)、生甘草末(五分)或本方煎调五苓散,加棕榈灰发灰(各一钱)大人小儿俱妙。

44血淋。加木通、大*(各一钱五分)、桃仁、红花(各一钱)、车前子、琥珀(各八分)赤茯苓、甘草梢、泽泻、青皮(各七分)或本方调下牛膝膏。

45女人血崩。加白术、*连、地榆(各一钱五分)虚崩。加人参、白术、*、麦门冬、山药、陈皮(各等分)、升麻、甘草(各三分)。

46血虚眼暗。或肾水虚不能远视。加甘菊花、枸杞子(各一钱五分)。

47风热赤肿。火眼。加防风、甘菊花、*连、*芩、龙胆草(各分)。

48痔漏。加人参、白术、*连、生地*槐实(制)、条芩(各一钱)、荆芥穗、枳壳(各七分)、升麻、甘草(生各三分)肠风脏*加同。

49脱肛血虚。加阿胶、枳壳(各八分)、升麻(三分)。

50下焦无血。小便涩数。加*柏、知母、牛膝、甘草梢(各等分)。

51疟疾。若间一日连发二日。或日夜各发。加人参、白术、*、知母、柴胡、青皮(各等分)。

52老人气短。小便不通。加人参、*芪(各一钱)煎吞滋肾丸。

53性急人味浓。常服燥热之药。左胁红点痛。必有脓在内。加桔梗、生甘草(少)、香附(多)生姜煎服、十余帖。痛处肿。针出脓。再用本方十余帖调理。

54老人因疝多服乌附热药。发疽淋痛。叫号困惫。加牛膝浓煎大剂。服五七帖。

55中风血虚。加姜汁(半盏)、竹沥(一盏)能食。去竹沥,加荆沥。

56筋骨痛。及头痛。脉弦如疟状。加羌活、防风、北五加皮(各八分)。

57喉干躁痛。加玄参、桔梗、荆芥、*柏、知母(各等分)立已。

58血虚头痛。加天麻、细辛、甘菊花(各八分)、倍川芎。

59血虚两胁肋痛。加木香、玄胡索(各七分)、官桂、青皮(各四分)、枳壳(六分)、香附(一钱)。

60小腹遶疞痛。加官桂、木香、玄胡索、没药(各等分)

61瘀血结块作痛者。加桃仁(一钱五分)、大*(三钱)、芒硝(一钱五分)。下尽黑血。痛即止。

62妇人血滞。同此加用。

63男妇虚劳气弱。加人参、白术、陈皮、*(各一钱二分)、甘草(三分)。

64喘嗽胸满。昼轻夜重。加枳、麻*、杏仁、半夏(各一钱二分)

65烦躁加人参、知母(各八分)、石膏(一钱五分)、竹叶(二十片)。

66心血虚。不得眠。去川芎,加人参、*、酸枣仁、圆眼肉、麦门冬、石菖蒲(各等分)煎服。仍服朱砂安神丸。或补心丹。

二、妇科

67妇人下元虚冷。无子息。加附子(制)、肉苁蓉、蕲艾、香附(各等分以下并妇人症)。

68血气上冲心腹。肋下满闷。经水闭。加木香、槟榔、青皮、乌药、红花(各五七分)。

69赤白带。腰腿疼痛。加防风、白芷、赤石脂、*柏、苍术、乌药(各等分)。

70脐下冷。腹痛。腰脊痛。加木香(五分)、玄胡索、吴茱萸(各八分)、官桂(五分)、苦楝(七分)、香附(一钱)。

71气冲经脉。月事频并。脐下痛。加官桂、香附、倍芍药、

72经水欲行。脐腹绞痛。加玄胡索、牡丹皮、槟榔(各八分)、木香、吴茱萸、红花(各五分)。

73经水過多。别无他症。加*芩、白术、荆芥穗(各等分)。

74经水如黑豆汁色。加*芩、*连、荆芥穗(各等分)。

75经水少而色红和。加红花(五分)、倍当归、熟地*。

76癥瘕血积。加三棱、莪术、官桂、干漆、瓦楞子(粉各等分)。

77经水适来适断。往来寒热者。加小柴胡汤。

78胎动。加艾叶、香附子、紫苏、大腹皮、白术、*芩、枳壳(各等分)。

79血枯经闭。加桃仁、红花、鹿角屑(各一钱)、倍当归、熟地*、

80下血过多。肌肉*瘦。加人参、*芪、白术、茯苓、甘草(少)、官桂(五分)、陈皮(各等分)。

81妇人损伤血气。或忧郁所伤。致五心烦热。加麦门冬、*芩、柴胡、百合、地骨皮、山栀、香附(各等分)。

82经水或前或后。加牛膝、泽兰叶、益母草(各等分)

83赤白带。日久不止。加人参、白术、本、牡丹皮、川续断(各等分)。

84经水过期者。血虚也。加参、、白术、陈皮(各一钱)、升麻(四分)。

85经水不及期者。血热。加芩连之类。肥人兼痰治。加半夏、茯苓、贝母、陈皮、山栀、香附之类。

86经水紫黑有块者。加芩连、香附(各等分)。

87经水将行作痛者。血实兼郁。加桃仁、红花、牡丹皮、玄胡索、*连、香附(各等分)。

88经水行后作痛。加参术各一钱,红花三分

89经水不调。而血色淡白者。亦虚也。加参术、阿胶(各等分)。

90躯脂生满经闭者。加南星、半夏、香附、*连(各等分),去地*。

91临经时遇烦恼。作心腹腰胁痛。不可忍者。加桃仁、红花、玄胡索香附、青皮(各等分)

92经水过多。旬余不止。加荆芥穗、续断、黑干姜炭(各八分)、炙甘草(四分)虚者。再加参术调理。

93经水色如*浆水者。此胃中湿痰也。加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细辛、苍术(各等分)

94经水下如屋尘水者。加续断、蔓荆子、赤石脂(各等分)。

95经水感寒。本方。去地*,加白芷、柴胡、干葛、紫苏(各等分)。

96妇人血虚。往来潮热。加柴胡、白茯苓、地骨皮(各八分)、荆芥、薄荷(各六分)、甘草(三分)。

97胎痛。皆由血少。加砂仁、香附、紫苏叶(各八分)。

98半产。多在三个月。或五个月者。加人参、白术、陈皮、阿胶、艾叶、条芩、甘草(少余各等分)。

99瘦弱妇人。子宫干涩。加阿胶、香附、*芩、红花(少余各等分)。

妇人性急。血下如注。倦甚。加香附、侧柏叶、童便煎、

妊娠调理。加*芩、白术(各一钱五分)、枳壳(七分)、砂仁(五分)。

胎损不安。或胎漏。加白术、*芩、地榆、阿胶、艾叶、香附、续断、枳壳(各等分)

胎痛。加香附、紫苏梗、砂仁、枳壳(各一钱)倍熟地*。

妊妇寒热。加小柴胡汤,去半夏、气虚。再加参术(各一钱五分)。

临月服催生。加大腹皮、陈皮、白术、*芩、紫苏梗叶香附、白芷、甘草(少余各等分)、或用益母丸。

瘦妇血少。胎弱难产。加枳壳、乳香、木香(各五分)、甘草(三分)、益母草(一钱)、血余灰(一钱)或用兔脑丸。

产后补虚。加参术、陈皮(各一钱)、甘草(炙四分)、干姜(五分)、去芍药、如发热。再加茯苓、柴胡(各八分)。

产后去血过多。昏运。加荆芥穗(二钱)、去芍药、地*、

产后生肠不收。由气血虚。加人参、白术、*、甘草、升麻,去芍药、地*。

产后着恼。加香附(一钱五分)、干姜(炒)、青皮(各五分)、去芍药、地*

产后惊风。加茯苓、天麻、防风、*、官桂、甘草(各等分)去地*、有痰。加半夏、陈皮(各一钱)。

产后痢。加*芩、桂枝、枳壳、木香、槟榔(各七分)、去地*。

产后多汗。加*(一钱)、桂枝(五分)。

产后血风。四肢螈。加天麻、荆芥穗(各一钱)。

产后恶露。欲行不行。作痛。加牡丹皮、玄胡索、红花、泽兰叶、官桂(各等分)、五灵脂

产后咳嗽。加旋复花、前胡、杏仁、白茯苓、陈皮,去地*、芍药。

产后心虚。怔忡不定。言语错乱。加人参、茯神、远志、麦门冬(各一钱)、甘草(三分)、去白芍药、地*。

产后恶露不行。结成块。疼痛不可忍。加没药、血结、官桂、桃仁、红花(各等分)、莪术、五灵脂。

产后浮肿。加白术、白茯苓、陈皮、大腹皮(各一钱)、去地*、鲤鱼汤煎

产后脐腹痛。加炒干姜、官桂、香附、没药(各等分)。

产后血块痛。加蒲*、玄胡索、牡丹皮(各等分)、官桂(少许)。

产后泻。本方。去当归、地*,加白术、茯苓、陈皮(各一钱)、甘草(少)、干姜、白扁豆(各等分)。

乳不通。加白芷、青皮(各七分)、木通、穿山甲(炙各一钱)

恶露不止。加炒黑蒲*、白芷、百草霜、荆芥穗、地榆(各等分。

三、儿科

小儿血热。加*连、连翘(各六分)。

小儿痘疮不活。血少故也。加*(一钱)、桂(三分)、紫草(五分)。

小儿尾骨病。加山药、知母(酒炒)、桂(少许)。

四、外科

疠疮。加青皮、柴胡、海藻、昆布、*芩、贝母、香附(各一钱)。

诸疮内托。加*、连翘、*柏(各等分)。

诸疮发散。加防风、羌活、荆芥、连翘、牛蒡子(各等分)

诸疮*溃后。血虚。加人参、*、白术、甘草(各等分)。

妇人吹乳乳痈。加蒲公英(一钱五分)、金银花、石膏、贝母、香附、青皮、连翘、甘草节(各八分)。

血风疮。加防风、*柏、金银花、连翘、牛蒡子、苦参(各等分)、甘草(少)。

上四物汤加减方法也,详病虚实增损用之,思过半矣。

(温馨提示:本文仅供中医临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士请勿试药。临床运用一定要四诊合参)

「仲圣医学沙龙」有更多关于中医的

精彩课程内容

可扫描下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