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荨麻疹医院专家 http://m.39.net/pf/a_9204186.html苍术一菊科苍术为菊科苍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茅苍术,关苍术的根茎。菊科苍术属植物,世界有8种,主要分布于中国和日本,我国产5种:北苍术、关苍术、茅苍术、朝鲜苍术。《中国药典》只收载了茅苍术和北苍术。
苍术一药,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原名叫“术”。苍术一名则首出宋.冠宗爽《本草衍义》。宋代以前本草文献无苍术一名。古代医药文献苍术与白术不分,统称之为“术”。《(神农本草经》载:“术,一名山蓟。味苦,温,无*。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湿,消食。作煎饵,久服轻身,延年,不饥。”列为上品。自梁代陶弘景《名医别录》始,将“术”分为赤术和白术两种。陶弘景谓:“术乃有两种,白术叶大有迁居而作桠。根甜而少膏,作丸散用。赤术叶细无桠,根少苦而多膏,可作煎用。”至宋代《本草衍义》开始有苍术之名。
苍术在历代本草文献有很多异名:削苍术(《普济方》)、南苍术(《医宗金鉴》)、色苍(本草蒙筌》)、山芥(《吴普本草》)、漂苍术(《幼幼集成》)、吃力伽(外台秘要》)等。
关于苍术的临床性效,历史医药文献记载颇多:“《神农本草经》:主风寒,湿痹,死肌。止汗,除热、消食。”《名医别录》:“主头痛,消痰水,逐风向风水结肿,除心下急满及霍乱吐下不止,暖胃消谷嗜食。”《太平圣惠方》:治雀目。”(珍珠囊》:“能健胃安脾。”《本草纲目》:“治湿痰留饮,或挟瘀血成巢囊。”李东恒:“除湿发汗…治痿要药。”《本草行义补遗》:“散风益气,总解诸邪。"《药品化义》:“山岚瘴气。”《玉楸药解》:“理吞酸去腐”,“清溲溺浑浊”。到清代,赵其光在《本草求原》中又增补了能治“伤食暑泻,脾湿下血。
由于古代苍术、白术不分,对其临床效用记载颇多,至明清以来的本草文献,才逐渐总结归纳苍术具有:燥湿健脾,避秽化浊,祛风除湿,解表、明目等功效。现代《中药学》教材归为芳香化湿药类:“燥湿健脾,祛风除湿”。
基原:为菊科苍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毛苍术北苍术关苍术的根茎。
别名:南苍术、茅术、京苍术、仙术、霜术、马蓟、赤芍、地葵、毛苍术,山刺菜、关苍术、仙姜、茅君宝、枪头菜等。
性味归经:性温,味辛、苦。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燥湿健脾,祛风除湿,解郁辟秽。治疗湿盛困脾,倦怠嗜睡,脘脾腹胀,食欲缺乏;呕吐泄泻,痢疾,疟疾,痰饮,水肿,时气感冒,风寒湿痹,足痿,夜盲等症。
1.湿阻中焦,脾失健运。苍术性燥、芳香而入脾胃经,善燥脾湿,健脾气。主治中焦湿滞,脾失健运所致恶心呕吐,院腹胀满,大便薄,常与厚朴、橘皮、甘草、甘松配伍。如:平胃散,胃苓散等。
2.风寒湿痹,祛风除湿。苍术性温苦燥,走而不守。辛苦能开散,开肌以祛风之邪,故对痹症湿重者尤宜;亦可用于风胜之行痹及寒重之痛痹。对于湿胜之着痹:症见肌体困重,痛有定处,酸楚隐隐者,常与独活、秦艽羌活、威灵仙、牛膝等配伍应用。亦可用于湿热下注而致湿疮、湿疹等,可配*柏、白英、槟榔、紫荆皮等同用。
3.风寒挟湿表证。苍术辛可发散,温能驱寒,苦能燥湿。本品长于散风寒、祛湿邪,主治风寒湿邪侵袭肌表而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鼻塞的风寒挟湿表证,常与川芎、白芷、羌活、细辛等配伍,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神术散”。若太阳头痛,可与白术、厚朴、茯苓、半夏等同用,如《症因脉治》一物之“苍术除湿汤”。
4.治雀目。雀目即两目干涩等眼疾,常将本品用米泔水浸过研末,入羊肝或猪肝内煮食。如《太平圣惠方》抵圣散,《密传眼科龙木论》;苍术与猪肝、石决明同用,治青盲雀目等。
炮制与应用
苍术经米泔水浸透蒸熟切片入药,称“制苍术”。其燥性大减,药力缓和。已无走表之力,年老体弱、脾虚湿困者适用。用麦麸炒制,长于化湿和胃,温脾止泻。用赤石泥沙制,其味甘醇,功在于补益,其功胜于白术,用于健脾止呕逐痰温。生品苍术,用于祛风湿,散表寒。
类药比较
金张元素(医学启原》:“苍术,主治与白术同。若除上湿发汗,功最大;若补中焦除湿,力小。《主治秘要)》云:其用与白术同,但比之白术,气重而体沉。及胫足湿肿,加白术泔浸刮去皮用。”
厚朴与苍术,均辛苦温燥,同入脾胃而功善燥湿,治湿阻脾胃之烷腹痞满,呕吐泛酸,大便溏薄,少食倦怠及舌苔白腻等症,常相须为用。但苍术芳香燥烈兼发热,内能化湿浊而燥湿健牌,外散风寒、湿邪而除弊发汗。长于治疗风寒挟湿表证、风寒湿痹、湿浊带下。无能湿浊或寒湿在表、在里皆可用之。厚朴则苦多余辛,归肺与大肠经。除善于燥湿外,能行气消胀、化积平喘、既下有形实满,又除无形湿滞。善治食积便秘,气滞痞,院腹胀痛,痰饮喘咳,以及痰气相搏所致之梅核气等症。苍术与白术,在古代是不分的,统称“术”。现代应用,白术健脾作用较强,脾虚证兼有湿邪最宜;而苍术,芳香化湿,还能祛风除湿、舒筋活络、强筋骨,还能治疗雀目(夜盲症)。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