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决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所谓的腹鱼,就是如今的鲍鱼啊 [复制链接]

1#
怎么确定是白癜风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810/5612059.html

前几天写文章,引用到清朝诗人王士禄的一首美食诗:“饱饭兼鱼蛋,清罇点蟹胥。波人铲鳆鱼,此事会怜渠。”鱼蛋就是墨鱼蛋,宁波人称之为“乌贼卵*”;蟹胥就是蟹酱,也是咸下饭;那鳆鱼是什么?虽然我自小在海边长大,但鳆鱼是什么还真不知道。为此,我好好的去查了下资料,原来这个鳆鱼,就是如今的鲍鱼啊!

辞海解释:“鳆,一种海生软体动物,也叫鲍鱼、石决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曰:“鳆鱼,决明、千里光,以功名也。九孔螺,以形名也。”就是说按照功效来说,鳆鱼可以明目,称之为决明、千里光;按照形状来看,鳆鱼似螺有九孔,称之为九孔螺。那石决明就是鲍鱼的壳,研磨成粉后是一味中药。唐朝《本草》有记载:“石决明是鳆鱼甲也,附石生,状如蛤,惟一片无对,七孔者良。”鳆鱼,以七孔、九孔为上佳,十孔后就差了。宋朝《开宝本草》有云:“石决明生广州海畔,壳大者如手,小者如三两指;其肉南人皆啖之。亦取其壳,以水渍洗眼。七孔、九孔者良,十孔以上者不佳。”

鳆,原来读作“bao”音,不是读“fu”音,在古代是同音字。唐人颜师古注《汉书》时说:“鳆,海鱼也,音雹”。清朝年间,南北互通,北方人将鳆鱼读作“疱鱼”,时间长了,就成了“鲍鱼”。清代有个文人叫金植,是洪升、孔尚任的朋友,写了部《巾箱说》,记录了当时的一些社会习俗、逸闻轶事,里面就有提到:“鳆,音薄,入声。北方读入为平,故呼鳆鱼为庖鱼;而今南方亦相率呼为庖,则南方而北音矣!”由此可见,鲍鱼是从鳆鱼、雹鱼、疱鱼演变过来的。

鳆鱼,在汉代就被列为贡品。著名的美食家、大吃货苏大学士,写过一首《鳆鱼行》,“渐台人散长弓射,初噉鳆鱼人未识。西陵衰老繐帐空,肯向北河亲馈食。两雄一律盗汉家,嗜好亦若肩相差......吾生东归收一斛,苞苴未肯钻华屋。分送羹材作眼明,却取细书防老读。”诗中对鳆鱼的美味、典故、习性、功效做了细致的描述,其中提到了王莽和曹操都喜欢吃鲍鱼这个事。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提到:“鳆鱼,乃王莽所嗜者,海人亦啖其肉。”《汉书·王莽传》中说:“莽忧懑不能食,但饮酒,啖鳆鱼。”王莽当上皇帝没多少时日,天下就四处烽烟,反抗势力日益强大,心情忧郁烦闷之时,喝酒吃鳆鱼就成了减压神器,吃后心情大好,王莽对鳆鱼那是真爱啊!

曹操除了文才武略外,也是个吃货,更是鳆鱼的爱好者之一。其子曹植在《求祭先王表》有言:“先王喜鳆,臣前以表,得徐州臧霸上鳆百枚,足自供事。”毕竟是亲儿子,怕老爹在九泉之下吃不到鳆鱼,祭奠的时候那必须供上啊!藏霸那是曹操、曹丕麾下大将,自然知道曹家父子的爱好,献上鳆鱼百枚是投其所好。曹丕也是继承了他老爹的这一嗜好,对鳆鱼也是情有独钟,送人礼物都用鳆鱼。孙权遣大臣赵咨出使魏国,回来的时候,曹丕还让赵咨带去了千枚鳆鱼回礼给孙权,这事可见魏文帝《与孙权书》,“又因赵咨,致文马一匹......鳆鱼千枚。”

《齐书》曰:“时淮北属魏,江南无鳆鱼,或有间关得至者,一枚直数千钱。”可见,三国时期的鳆鱼,已经是高贵货了,一般人是吃不起的。鳆鱼之所以成为海中珍品,主要跟采收有很大关系。鳆鱼大多在低潮带活跃,吸附在十几米深的崖石上,采收非常困难。明朝的大学者叶子奇在《草木子》说:“石决明,海中大螺也,生于南海崖石之上。海人泅水取之,乘其不知,用手一捞则得;苟其觉知,虽用斧凿亦不脱矣。”《魏志》上也有记载,曰:“倭国人入海捕鳆鱼,水无深浅,皆沉没取之。”可见,要采鳆鱼,必须下到海底的崖石上,趁鳆鱼尚未发觉之时,立马采之。一旦发觉有人,鳆鱼就会紧紧吸附在崖石上,就是用斧头去撬也撬不开。

鳆鱼珍贵,也不仅仅是因为采收和味道鲜美,其明目效果好,也是一大原因。五代十国期间,毛胜的《水族加恩薄》就提到:“酒方沈酣,臭薰一座,挑箸少进,神明顿还。至于七孔赋形,治目为最。”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鳆鱼主治“目障翳痛,青盲。久服,益精轻身。”这个鳆鱼,是明目养肝的好东西啊!大吃货苏大学士也在《鳆鱼行》中写道“分送羹材作眼明,却取细书防老读。”说得就是多吃鳆鱼可养睛明目,以备年纪大了也可以看书。

随着时代变迁,技术发展,古之鳆鱼,今之鲍鱼,也从“旧时王曹堂前鳆,飞入寻常百姓家”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