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决明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鲍鱼吃出新花样古人爱吃鲍鱼,也会
TUhjnbcbe - 2023/6/26 22:29:00
得白癜风怎么治疗 http://pf.39.net/bdfyy/bdfzd/180411/6159813.html

鲍鱼在古时是权贵们才吃得起的名贵食材,普通百姓几乎一辈子都品尝不到它的美味。

如今,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虽然鲍鱼的价格依旧昂贵,但一些普通家庭也能偶尔尝尝鲜。

网络上经常看到网友吐槽,第一次去餐厅吃鲍鱼的尴尬经历。

当你去饭店点餐,点到了鲍鱼后,一般服务员会问你:鲍鱼要几头?

对鲍鱼不了解的人,听到这个问题一下子就蒙了:几头?意思是要几只吗?

事实上,鲍鱼和其它海鲜不同,不是按只卖,服务员询问要几头自然也不是问你要几个,而是鲍鱼的大小。

鲍鱼一般以1斤作为标准,比如你说要5头,指的是一斤中有5只鲍鱼。

相应的,6头就是一斤中有6只鲍鱼。

鲍鱼的头数越少,单个的体积就越大,价格也就越高.

所以人们常说:“有钱难买两头鲍”。

两头的鲍鱼,品质可谓是极好的,这样的鲍鱼很少见,有钱都难以买到。

一般高档餐厅中的鲍鱼是3至6头,适合请客,比较有牌面。

普通餐厅里的鲍鱼基本是6至9头,适合自己或家人常常鲜。

鲍鱼作为传统上等美食,它的做法衍生出了不少“新花样”。

你知道古人是如何吃鲍鱼的吗?

在生产技术落后,交通运输并不发达的古代,鲍鱼只在沿海地区和达官贵人之间流通,食用的形式只限鲜鲍和干鲍两种。

现在大家都知道干鲍的价格远远高于鲜鲍,但在千年以前,鲜鲍曾稳压干鲍一头。

因为当时鲜鲍运输不便,而且制作干鲍的技术并不成熟,所以鲜鲍的口感远远优于干鲍。

古人食用鲜鲍没有太多复杂的工序,从海中采集之后,直接下锅烹饪即可。

但如果一下子打捞的鲍鱼太多,或者要寄送给远方的友人该怎么办?

于是,便有了干鲍。

干鲍的制作比较复杂,吃起来口感也不及鲜鲍味美。

古代的干鲍制作方法是自然晾晒:去壳,清洗,腌制,水煮,晒干。

步骤看起来简单,但这样的方式制作出的干鲍,口感具有不可控性。

腌制的配料比例,水煮的时间长短,晾晒的干湿程度,都直接影响了成品的品质。

以现在的视角来看,这样的方式似乎是对鲍鱼的“浪费”。

但在技术水平低下的古代,人们能够想出这样的方式来保存鲍鱼,实现长途运输,我对古人的智慧感到由衷地佩服。

他们对味蕾始终保持着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不断突破技术的局限,探索出新的美味。

古人爱吃鲍鱼,也“会”吃鲍鱼。

即便那时的烹饪技术并不发达,调料也不丰富,但仍然能够将鲍鱼制作出不一样的美味。

清代美食家,乾隆才子袁枚在他十四年美食实践的烹饪名著《随园食单》中写道:

“鳆鱼炒薄片甚佳,杨中丞家削片入鸡汤豆腐中,号称鳆鱼豆腐。上加陈糟油浇之。庄太守用大块鳆鱼煨整鸭,亦别有风趣。但其性坚,终不能齿决。火煨三日,才拆得碎。”

书中介绍当时鲍鱼的最佳吃法是将鲍鱼切成薄片,放入鸡汤豆腐中一同烹饪食用。

除了这种做法,和鸭肉一起炖也别有趣味,但是要用火炖三天才能将鲍鱼炖烂。

这里炖鸭肉的鲍鱼大概是干鲍,所以肉质坚硬。

清朝的庄太守经常用鳆鱼煨鸭来宴请宾客,可以说是饭局的招牌。

注重食疗养生的古人,还发明出一种吃法,将鲍鱼和鲍鱼壳一起炖汤,是一道美味滋补的药膳。

古书中称鲍鱼壳为“千里光”,又叫“石决明”,是一味中药,有明目养神、清热平肝、滋阴补阳的功效。

许多古典医药名著对鲍鱼壳极其推崇,像《本草求原》、《海药本草》等著作中都有相关介绍。

古人食用鲍鱼的一些方法,时至今日,仍然有借鉴意义。

经过千年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为人们带来了更多可选择的制作方式。

干鲍工艺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突破,其价格比鲜鲍更昂贵。

制作干鲍的方式早已不再局限于自然晾晒,热风干燥技术、冷冻干燥技术、真空过热蒸汽干燥技术的应用,使得制造出来的成品卫生系数更高,口感更好。

随着工业时代的逐步推进,市场上又出现了冻鲍和即食鲍。

冻鲍也就是速冻鲍鱼,有了速冻技术,鲍鱼在市场上的流通更为便捷。

而即食鲍更为方便,打开了直接就能吃,无需自己动手烹饪。

许多即食鲍鱼的口感并不亚于鲜鲍鱼,符合年青一代快节奏的生活需求,可见技术的强大。

鲍鱼文化发展至今,凝结了古人的非凡智慧,展现着科技的进步与变迁。

人们对食物的追求与突破,就像中国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创新。

獐子岛大连干鲍鱼皱纹盘鲍g16-24头礼盒装干货送礼佳品生鲜水产海鲜京东好评率97%京东配送旗舰店¥购买
1
查看完整版本: 鲍鱼吃出新花样古人爱吃鲍鱼,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