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天气炎热,加上暑湿来临,人们多喜欢吃冷冻食品,导致脾胃功能变差,一些胃胀、胃痛、便秘、敏感腹泻等小毛小病就顺应频生。教大家5招对抗暑湿,大人、小孩都用得着。
夏天也要晒一晒
夏天躲避太阳都来不及,还要出去晒一晒?不错,因为在中医养生角度来说,是顺从四季阴阳变化来调整个人起居、饮食、作息等,以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在《*帝内经》提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只要夏天在“生长阳气”这个环节做得好,不但夏季能收到养生之效,就连秋冬季节都能减少疾病的发生。一些阳虚体质人士容易出现头晕、怕冷、经常感冒、腹胀、腹泻、尿频、水肿及大便溏烂等问题。建议利用夏季自然界阳气充盛的时机,采用温性治疗方法去调动体内阳气,增强体质,提升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夏天适量的晒太阳,可以温暖身体,提升阳气,是养生的好方法。”除了晒太阳,亦可以吃姜驱走寒气,因姜味辛辣性温,入肠胃,有温胃、化湿、发汗之功,可以排走人体内的湿邪浊气。对于都市人夏天常贪冷饮寒食,办公室内长开冷气,运动少又不出汗,损害人体的阳气,这也是有用方法。
冷饮过量刺激胃肠
夏天热,以为来一杯透心凉冻饮消暑再合适不过,但原来对身体也有害。从中医角度并不认为冻品有好处,然而在酷暑下很难完全避免不让孩子进食冷饮,但切不可过量。“进食过多冷饮,会使胃肠温度下降,引起不规则收缩,可诱发腹痛、腹泻等病症,再加上饮料的品种较多,多饮还会影响食欲,严重的话还会损伤脾胃或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出现腹泻或消化系统免疫力降低。”如果真的要饮,选择时亦不应考虑有冰块、沙冰类,以免对胃肠的刺激过大。另外,过度寒凉会引致水肿、胃寒、宫寒不孕、大便溏烂、月经延期或疼痛等问题,要小心为妙。
多吃消暑瓜果绿豆汤
夏天瓜果属当季大热,大部分瓜果味甘性凉,如冬瓜、青瓜、丝瓜及苦瓜等,而绿豆、马蹄、夏枯草具有清热解*,消肿下气、解暑去火等作用。炎夏经常喝些绿豆汤、绿豆粥,有凉爽舒适之感,并可起到预防暑热。至于夏枯草俗称“下火草”,清热解*降火功效尤强,但脾胃虚弱者不宜多服。这里推介了两款汤水及甜品,闲时煮来喝,消暑一流!
吃点苦有助去火
夏天在五行学说中与“心”相对应,夏季火热炽盛,容易出现心气火旺,另外,夏季脾胃功能较差,容易食欲不振。此时,建议可多吃一点苦的东西,用苦味之阴调整夏季之阳热,除了对清心火、体热都很有好处外,吃苦味食品亦能恢复脾胃运动能力,增进食欲。另外,中医又有“汗为心之液”一说,夏季不宜大量出汗,但同时要注意保养心气,可多食大枣、小麦、桑椹子及莲子等食品。
哪些人不宜用冷饮消暑
夏天不少人会食雪糕、刨冰等冷冻食品来解暑,除了平时有怕冷、怕风、多汗等症状、体质虚弱的人不宜食外,经期女性、产妇最好不要食用冷饮,因为前者此时若食用寒性的冻品,极易导致气血受寒而凝滞、经血排出不畅,引发痛经,严重者可造成月经不调;后者则因刚生完宝宝的妈妈身体极为虚弱,食用冷饮不仅不利于产后脏腑功能恢复,还会伤及脾胃,引发日后的腹部冷痛。另外,脾胃功能相对较弱的老年人,以及夏季因空调温度过低或冒雨引发感冒者亦不宜食用冷饮。
材料:夏枯草5钱、淡菜2两、石决明1两(打碎)、蜜枣3粒、果皮1块、瘦肉8两
做法:淡菜浸水15分钟清走内里沙泥污物。瘦肉汆水,果皮浸软刮囊。将夏枯草、石决明冲洗后,加入约4公升水中浸水20分钟,煲滚后,加入淡菜、蜜枣、果皮、瘦肉一同煲滚,滚后转中小火熬约2小时,加盐调味即成。
材料:马蹄10个、生熟薏仁各5钱、开边绿豆4两、鸡蛋1个、冰糖少许
做法:马蹄洗净去皮切片,鸡蛋打匀。熟薏仁和开边绿豆洗净,放入煲内加入约2公升水浸约30分钟。大火煲滚后转中小火熬约60分钟直至绿豆煮软,加入冰糖和马蹄再煲约15分钟。熄火,加入蛋花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