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秘法,一般是从《古今秘苑》《墨娥小录》《多能鄙事》《十万个为什么》等书抄来根本谈不上秘。“秘”字是他们自封的,无秘不卖钱。所以医生要卖祖传秘方,气功要卖秘传气功,其关键就在于此。卖秘方要唱,唱几句又讲,这叫“开口生意”。江湖行头,都是开口生意,开口才会围上一堆人来听热闹。这叫做“大象(指老合)不开口,空于遍街走,大象一开口,拴住一群狗”。你若不想当狗,就不要去听。
他们的唱词,通俗易懂。例如:
钩虫病的唱词是:“黄粑病,脸色黄,无精打采睡在床。又吃得,又睡得,一做事情心就慌。婆婆说她懒媳妇,男人骂她懒婆娘,三天挨了五顿骂,骂得两眼泪汪汪。”
唱的声音要有节奏,才会引人来听。唱后还得讲,讲的话要有趣味,听的人才不会走开。例如:
对黄粑病,先要谈未得病前,如何结实,如何勤快。得了之后,男人会如何!女人会如何!小孩会如何!这叫做“搜科”。
在进话当中售秘方者还要注意围观听众,如其中有面带病容的,他就指着此人说:“大哥,你不要多心,我不是咒你,你就有病。花几角钱,等于少吃碗茶,买一本回去,照书上的验方服药,就把病医好了。”
如果此人反对,说:“我花了很多钱,都未医好,几角钱买本书,未必医得好!”
他就答:“俗话说,单方治大病,海上方气死名医。吃药要投方,吃药投了方,犹如一口汤。不信你买本试试,一试就灵。”
这时如此人还在犹豫,他就“逼”,通的方法,主要用譬喻。如说:“张家湾有位江二嫂,是汪二麻子的堂客,那一带的人都知道她。也是病害久了,前阵子买了我的书,回去照方吃药,一下就好了。后来还送我一斤白糖,感谢我帮了她的忙。花小钱能办大事,何乐而不为。”
这样一逼,哪有不买的。假如买主患的是哮喘,他就用哮喘“逼”,是女的他就用妇科病“逼”。这种书卖价低,一“逼”就会有人买本来试试。
但售秘方的人,如在唱后解说时,围观的人群中,尽是些听热闹的,那他就往往当机立断,指着一位瘦弱的,说他身体差,要预防疾病,说:“现代医学主张,治病不如防病。像你老兄现在是吃也吃得,睡也睡得,走也走得,但你脸色黄中带青,青属木主肝,你有点肝火旺,喜欢憋点闷气。”
又说:“怒伤肝,憋气是怒未能得到发泄,更伤得凶。病都上身了趁现在没发作就治疗,我这书里的某基方,就能防病,你买去照方吃了就会好。”边说边把方子拿给他眼前一晃就收回,绝对不让对方看清楚,看清楚对方就不买册册了。卖书人上面所说的一套话,套在谁的身上都合适,与中医“套方”一样,乃是“套话”。
经他这样一硬套,群众中就有人会提问题。假如无人提问,他就会说:“问病不收费,老师给你解答,让你们满意。”
只要有人提,他的书就有买主了。如果实在无人提问,那就只有另唱一种病。至于另唱什么病那就要看围观中是些什么人。
如老年人多,就唱哮喘。中青年妇女多,就唱疳积。壮年男性多,就唱妇科。中年人多,就唱肾亏。这种唱法,是考虑到生理和心理因素,才总结出来的。
有些卖秘方的人为了迎合大众,加上一些所谓的秘法。如说将核桃壳钻二三小孔,合臭肉同煮,则臭味尽收入壳中。石决明火煅研末,置酸酒中时许,则酒即不酸。老母鸡加山楂数枚,则肉极烂。炒牛肉丝在豆粉里加两片苏打同拌,则肉丝嫩脆。这些虽是生活小知识,却有实用价值,加入秘方册子中,确可增加销量。
清·陆以湉《冷庐杂识》说:“杭州吴山有售秘法者,一人以三百钱购三条。曰:持家必发,饮酒不醉,生虱断根。固封慎重而与之,云:此诀至灵,慎无浪传入也。归视之,则曰勤俭,曰早散,曰勤捉而已。大悔恨,然理不可易,终无能诘难也。”
这是一篇描述清代杭州吴山售卖秘法的趣事。一人花费三百钱购买了三条秘法,据说可以让人持家必发、饮酒不醉、生虱断根。但是当他回到家后发现,所谓的秘法只是普通的“勤俭”、“早散”、“勤捉”三个词。虽然他感到非常后悔和遗憾,但这些道理本身是正确的,无法被轻易驳倒。道理虽然正确,但总令人感到有欺骗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