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药-菊花
15
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
01
菊花之争
据《西清诗话》记载,有一天王安石心血来潮,写了一首菊花诗,名为《残菊》,其中有两句为:“*昏风雨瞑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不想,欧阳修看后却提出了异议,他笑着对王安石说:“深秋季节,百花落尽,唯有菊花在枝头繁盛怒放,你怎么能说是残菊遍地呢?”说完这些,欧阳修意犹未尽,便又在诗后跟了两句:“秋英不比春花落,为报诗人仔细看。”他想提醒王安石,要多注意观察生活,别犯让别人笑话的低级错误。对于欧阳修的提醒,王安石却讲出了自己的道理,他辩解道:“我这样写是有理由的,《楚辞》里不是有句‘餐秋菊之落英’吗?难道欧阳先生没有学过吗?”他据理力争,以典故来证明自己这样写是有道理的。
02
菊花的模样
本品为菊科植物菊的干燥头状花序主产于浙江、安徽、河南、四川。9~11月花盛开时分批采收,阴干或焙干,或熏、蒸后晒干。药材按产地和加工方法的不同,分为“亳菊”“滁菊”“贡菊”“杭菊”,以亳菊和滁菊品质最优。由于花的颜色不同,又有*菊花和白菊花之分。本品气清香,味甘、微苦。以花朵完整、色鲜艳、香气浓郁者为佳,生用。
03
菊花的功用
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
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
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本品味辛疏散,体轻达表,气清上浮,微寒清热,功能疏散肺经风热,但发散表邪之力不强。常用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温邪犯肺,发热、头痛、咳嗽等症,每与性能功用相似的桑叶相须为用,并常配伍连翘、薄荷、桔梗等,如桑菊饮(《温病条辨》)。
2.肝阳上亢,头痛眩晕本品性寒,入肝经,能清肝热、平肝阳,常用治肝阳上亢,头痛眩晕,每与石决明、珍珠母、白芍等平肝潜阳药同用。若肝火上攻而眩晕、头痛,以及肝经热盛、热极动风者,可与羚羊角、钩藤、桑叶等清肝热、息肝风药同用,如羚角钩藤汤(《通俗伤寒论》)。
3.目赤肿痛,眼目昏花本品辛散苦泄,微寒清热,入肝经,既能疏散肝经风热,又能清泻肝热以明目,故可用治肝经风热,或肝火上攻所致目赤肿痛,治疗前者常与蝉蜕、木贼、白僵蚕等疏散风热明目药配伍,治疗后者可与石决明、决明子、夏枯草等清肝明目药同用。若肝肾精血不足,目失所养,眼目昏花,视物不清,又常配伍枸杞子、熟地*、山茱萸等滋补肝肾、益阴明目药,如杞菊地*丸(《医级》)。
4.疮痈肿*本品味苦性微寒,能清热解*,可用治疮痈肿*,常与金银花、生甘草同用,如甘菊汤(《揣摩有得集》)。因其清热解*、消散痈肿之力不及野菊花,故临床较野菊花少用。
煎服,5~10g。*菊花偏于疏散风热,白菊花偏于平肝、清肝明目。
经典古籍:
“菊花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
——《神农本草经》
“甘菊花,气味轻清,功亦甚缓,必宜久服始效,不可责以近功,惟目痛骤用之,成功甚速,余则俱于缓始能取效也。”
——《本草新编》
04
日常应用
1.枸杞菊花茶:枸杞10克,菊花8朵,用开水冲服。枸杞子补肾益脑,菊花清凉明目,经常服用枸杞菊花茶,可有效改善和保护电脑工作者的视力。
2.菊花枕治头晕:将野菊花加入油柑子叶、绿豆壳,晒干待冷却后,装入枕袋内用针线缝密。对肝阳火盛引发的头晕、头疼、耳鸣目眩等有调制作用。
3.菊花粥降血压:取糯米克,决明子15克,鲜菊花30克。将锅烧热后加入决明子稍炒后,加水毫升,煮沸30分钟后去渣,再加水和米一起煮粥,待粥熟时加入菊花再煮开,调味食用。有散风热,降血压的功效。
4.菊花酒可益寿:《神农本草经》载“菊花酒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
中药的临床运用在医师专业辨证指导下多能获得不错疗效,因涉及中医用药的专业性,患者需在有经验医师指导下服用,切勿自行配伍!
参考文献
[1]中药故事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钟赣生主编.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3]博恩.菊花入药功效多[N].21世纪药店,-10-16(B08).
[4]尹航.菊花药用也能独当一面[N].保健时报,-12-03().
针灸知名专家白鹏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