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期
部位:在臂外侧,三角肌止点处,当曲池与肩髃连线上,曲池上7寸。
归经与穴性:属手阳明大肠经穴位。为手足太阳,阳维,手阳明的交会穴。
功效:疏通经络,止痛镇痛。
主治:发热恶寒,颈项拘挛,肩端红肿,肩背疼痛,臂不得举,瘰疬,是针麻常用穴之一。
疗法:直刺0.5—1寸,或斜刺0.8—1.2寸,艾炷灸3—5壮,或温灸5—10分钟。
临床应用:
1、颈项强:臂臑,强间。
2、臂痛不能举:臂臑,肘髎
3、臂细无力,手不得向头:臂臑,肩髃。
4、眼病:臂臑,睛明,承泣。
5、颈部瘰疬:臂臑,手三里,大迎。
临床案例:.陈某,男,75岁,海口籍,居住在海口市龙华区二环路。患者因“左侧眼睑下垂伴眼球活动受限1周”而于年10月28日就诊。
一诊(年10月28日):患者于1周前晨起时自觉左侧眼底部稍有胀感,未予重视,继而出现双侧眼部胀感明显,无疼痛感,2天后患者发现左侧眼睑下垂,遮住视野大半部分,遂于我院眼科就诊,查头颅CT提示未见异常。后于我院神经内科查头颅MR及胸腺MR均未见异常,查空腹血糖均正常,排除重症肌无力及糖尿病等原因所致,考虑为动眼神经麻痹,予抗病*、激素、营养神经、活血扩血管等药物治疗后,效果不佳,遂至我科寻求治疗。现症见:患者左侧眼睑下垂,不能上举,完全遮住视野,眼干无泪,左侧眼球转向下外,眼球内收、下转无力,对光反射消失,患者自觉左侧眼部胀感明显,纳眠差,伴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舌质淡,脉沉细,二便正常。西医诊断:动眼神经麻痹。中医辨证:睑废(血虚风热)。治法:祛风通络,清热养血。中药处方:方以消风养血汤:荆芥2袋,蔓荆子2袋,菊花2袋,白芷2袋,麻*2袋,防风2袋,桃仁2袋,红花2袋,川芎2袋,当归2袋,白芍2袋,草决明2袋,石决明2袋,甘草2袋,水煎服,每日1剂。针灸处方:睛明(左)、阳白(左)、四白(左)、太阳(左)、风池(左)、臂臑(双)、光明(双),通于脉冲电疏波20分钟,每天1次。针后于左侧阳白、四白、臂臑穴施予艾直接无瘢痕灸各五壮,每天1次。
二诊(年11月12日):上方用14剂,针灸14天时,上睑即可略微抬举,食欲增加,睡眠改善,乏力减轻,眼球活动度增加,前方的基础上去麻*,加*芪以加强益气之效。
三诊(年11月29日):续服上方,针灸共26天时,上睑可抬举2/3,眼球可以内收,纳眠可。
四诊(年12月3日):针灸5次以巩固疗效,左侧眼睑上抬与右侧相同,左眼恢复正常,旋转自如,两眼协调性正常,诸症皆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