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决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临床头痛治疗血管性头痛神经性头痛的
TUhjnbcbe - 2021/4/6 17:53:00

血管性头痛往往在青少年期发生,可以一直持续至中老年阶段。血管性头痛也称为偏头痛,是一种慢性发作性头痛。典型偏头痛在发作时往往有视觉先兆。如闪光暗点、视物模糊,然后出现搏动性头痛,往往伴有呕吐。如果在发作前期没有先兆症状,即称为普通型偏头痛。

血管性头痛是一种常见多发病,以往大部分人在发作时服用止痛药物了事,长期发作后习以为常,不引起重视。近年来国际大宗长期追踪研究发现,血管性头痛患者脑卒中发生率高于非血管性头痛人群20余倍,血管性头痛与脑卒中的关系引起医学界的高度重视。

西医处方:单纯用止痛药,一次两次效果虽然好,久服只会加重头疼后期的难度,就像江湖医仙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懂辩证;所以治疗头疼宜疏不宜堵。

针对神经性头痛,血管性头痛有一定疗效

盐酸氟桂利嗪胶囊2粒睡前吃(65岁以上改为1粒)

VB12片一天三次

谷维素2片一天三次

刺五加片2片一天三次

输液推荐药物:天麻素、葛根素、川芎,甘露醇、维生素B1B6

 1. 肝郁气滞:头痛或左或右,每遇情志变动即发,易怒胁痛,恶心呕吐,两目涩痛,眩晕善忘,舌红苔白,脉弦。治宜疏肝解郁,通络止痛,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郁金、川楝子、决明子、青皮、合欢花、川芎、赤芍、丹参、桃仁、栀子、牡丹皮、白芷。

2.
  湿热蕴结:头痛引及肩背,沉重麻木,呕恶少食,口干不欲饮水,腹胀大便不爽,失眼多梦,在女子则带下量多,黏腻臭秽。舌红苔*腻,脉弦滑。治宜清热利湿、通络止痛,用三仁汤加减,苡仁、杏仁、土茯苓、滑石、云苓、厚朴、扁豆、白蔻仁、当归、赤芍、川芎、白芷、苦丁茶、络石藤、红花。

3.
  痰瘀交阻:头痛固定不移,痛引肩背,入夜尤甚,口黏口干,胁痛腹胀,呕恶食少,困倦乏力,面色*黑,舌质暗或有瘀斑,舌苔白腻或*腻,脉沉涩或沉滑。治宜化痰逐瘀,通脉止痛,用二陈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陈皮半夏、茯苓、白芥子、莱菔子、当归、红花、桃仁、川芎、赤芍、枳壳、柴胡、白芷、僵蚕、地龙、土茯苓。

4.
  寒凝血滞:偏头痛遇寒加重,痛势绵绵,间有刺痛,病程较长,喜得温按,热则痛减,胸闷胁胀,面色无华,大便溏薄,舌苔薄白,舌质暗或有瘀斑,脉迟涩。治宜温经散寒、通脉止痛,用当归四逆汤、肾宜温经散寒、桂枝、细辛、吴萸、茯苓、白术、干姜、甘草、川芎、当归、赤芍、土鳖虫、枳实。

5.瘀血阻络:

·············································································································································

名医处方:

刘寿年:救脑汤录自《辨证录》,余临床加减运用,治疗神经性头痛效果甚好,而对于其它顽固性头痛亦有良效。自年5月至年4月,用此方加减治疗各种顽固性头痛80例,多在服药3-6剂后疼痛症状消失或减轻。

辛夷9克川芎30克细辛3克当归30克蔓荆子6克

水煎服,每日l剂。

伴头胀目赤者,加双钩30克、龙胆草6克、石决明30克;气虚神疲者,加生芪15克、*参12克;失眠多梦者,加炒枣仁15克、夜交藤15克、生龙牡各15克;久痛不止,瘀阻脉络者,加水蛭3克、蜈蚣3条、全虫5克;寒呕者,加半夏10克、吴茱萸6克、生姜5片;热呕者,加代赭石15克、竹茹10克。

--《千家妙方》上册

叶怡庭:芍药牡丹汤治疗偏头痛性血管性头痛,临床观察证明,效果颇为理想。

生白芍30克牡丹皮10克甘草10克当归12克生地*12克川芎6克桃仁l0克红花6克菊花10克钩藤12克

水煎服,每日l剂。

--《千家妙方》上册

[辨证方]

1、寒证

赵学敏:截头风,治偏正头风,百药不效,一服便愈。

香白正75克(炒)川苔(炒)甘草(炒)川乌头(半生半熟)各30克

上药为末。每服3克,细茶薄荷汤调下。

--《串雅内编》卷一

张泽生:冒风或屡感风寒,客于脑腑,头痛屡发,病程较长,余常用川草乌各6克(病重者生用,轻者用制品),白芷18克,僵蚕18克,生甘草9克。研细末,分6包,每日1包,饭后清茶调服。曾治此类头痛10余人,诸药未效,投予上方l~2剂即愈。

--《名老中医医话》

许叔微:硫*丸,治头痛。

硫*60克(研细)硝石30克

上水丸,如指头大。每服3克,空心腊茶嚼下。

予中表兄病头风20余年,每发头痛如破,数日不食,百方不能疗,医田滋见之,曰老母病此数十年,得一药遂愈。就求之,得l0丸,日服1枚。10余日,滋复来,云头痛平日食何物即发,答云:最苦饮酒食鱼。滋取鱼酒令您食,云服此药lO枚,岂复有头痛耶!如其言食之,竟不发,自此遂瘥。

--《普济本事方》卷二

2、热证

王昆山:防风芍药白正汤,余在临床已应用数十年,结合具体病人,若能适当辨证加减,效果甚为满意。除血管性头痛外,其它各种头痛症,亦可收到较好疗效。

防风30克生白芍30克白芷15克细辛3克菊花15克川芎15克薄荷10克蔓荆子15克生石膏30克连翘15克红花10克

水煎服,每日1剂。

前额痛甚,加入葛根、升麻;左侧痛甚。加入柴胡"、*芩;右侧痛甚,加入藁本、独活;后头痛甚,加羌活、麻*;头顶痛甚,加胆草、珍珠母;头晕者,加入怀牛膝、夏枯草、*精;伴失眠者,加入柏子仁、枣仁;伴多梦,加入夜交藤、合欢皮;伴烦躁不安,加入竹叶、莲子心;伴食欲不振,加入焦三仙、草豆蔻。

--《千家妙方》上册

陈修园:贴头痛风热病秘方。

大*朴硝等分

为末。用井底泥捏作饼,贴太阳穴。

--《医学从众录》卷四

3、虚证

夏度衡:四味芍药汤加味方是余多年来治疗因肝风上扰所致的头风、颜面痛、偏头痛、牙痛的一个有效方。

白芍30克生牡蛎30克丹参15克甘草15克葛根15克生*芪15克

水煎服,每日1剂。

--《千家妙方》上册

凌晓五:育阴潜阳汤,治血虚生风,半边头痛,痛甚损目,目起翳障,潮热口苦,心悸眩晕。

西洋参6克甘菊蕊9克丹皮12克玫瑰花6克制首乌15克当归身9克石决明24克冬桑叶9克(炒)蔓荆子6克东白芍12克朱茯神15克

水煎,每日l剂,2次分服。

--《历代名医良方注释》

**:后脑疼方,治后头疼痛。

当归12克山萸肉12克川芎9克生地9克白芍药9克玄参9克枸杞9克肉苁蓉9克玉竹6克天麻6克辽细辛3克

水煎服,每日l剂,2次分服。

头胀重有肝阳上亢、脑充血兼症者,加赭石、石决明(均先煎);头晕偏重者,加钩藤(后下)、菊花;失眠多梦,心悸重者,加枣仁、龙骨、夜交藤;健忘重者,加益智仁、石菖蒲;兼气虚,见气短、汗出较多者,加*芪、*参、浮小麦;兼咽干口燥者,加石斛、麦冬;虑其久服碍胃者,加砂仁。

--《历代名医良方注释》

4、实证

陈士铎:人有患半边头风者,或痛在右,或痛在左,大约痛于左者为多,百药治之罔效,人不知其故。此症得之郁气不宣,又加风邪袭之于少阳之经,遂至半边头痛也。其痛时轻时重,大约遇顺境则痛轻,遇逆境则痛重,遇拂抑之事,而更加之风寒之天,则大痛而不能出户。方用散偏汤。

白芍15克川芎30克郁李仁3克柴胡3克白芥子9克香附6克甘草3克白芷1.5克

水煎服。毋论左右头痛,1剂即止痛,不必多服。

--《辨证奇闻》卷六

杜雨茂:巴霜散外用,治痰涎壅盛,阻滞经脉所致血管性头痛。

巴豆15克百草霜3克

将巴豆去外壳,同百草霜共制如泥膏状,收瓶密闭备用。用时取药泥如*豆大,平摊于痛点中心部位(如此处有发,可将头发剪去),再取红枣l枚,剖开去核,使其枣肉面复盖药泥之上,勿使移动,后用绷带包裹固定,2~3小时后,即可将药泥取下,如局部皮肤起泡,乃为佳象,不必担心;如泡已溃,可涂少许紫药水防止感染。若必要时可隔3~5日再用1次。痛点多时,可先取最痛之点用药,后用它处。孕妇、体虚者忌用。不可入口、眼。

--《千家妙方》上册

[食疗方]

王怀隐:石膏茶,治伤寒头疼烦热。(热证)

石膏60克(捣末)紫笋茶(碾为末)适量

上以水1中盏,先煎石膏末9克,煎至5分,去滓,点茶服之。

--《圣惠方》卷九十七

李梴:*牛脑子酒,治远年近日偏正头风。(虚证)

用牛脑髓1个,薄切,白芷、川芎末各9克,同入磁器内加酒煮熟,乘热服之,尽量一醉,睡后酒醒,其疾如失。

--《医学入门》卷三

李梴:鹅酒,治头风痛(虚证)

用飞鹅1只,去毛、翼、肠杂,以防风克装放入腹内,缝合,以*泥固济,炭火煅,去烟存性,取出为末。每6~9克,热酒下,汗出即愈。

头痛散组成

川芎15g,天麻10g,细辛10g,白芷10g,田七10g,葛根15g,白芍20g.

功效

活血祛风,通络止痛.

主治

治疗各种慢性头痛,偏头痛.如现代医学之血管性头痛,神经性头痛等.

用法

药物低温烘干,粉碎成细未,过细目筛.日服3次,每次3g,温开水冲服.孕妇慎用.

加减

巅顶痛剧者加藳本10g.

头两侧疼痛甚者加柴胡10g.

颈项痛者加羌活10g.

气虚者加*参10g,*茋10g.

血虚者加当归10g,首乌15g.

腰酸膝软,头痛且晕者加熟地12g,怀牛膝10g.

痰多稠粘者加法半夏10g,胆南星8g.

睡眠欠佳者加炒栆仁20g,合欢花15g.

胃纳差,便溏者加怀山药15g.

若有不理解或者更多用药咨询,请咨询医师;或者加医生

1
查看完整版本: 临床头痛治疗血管性头痛神经性头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