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03月20日,第十七届国际络病学大会脑血管病论坛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以线下+线上形式成功召开。
国内著名中西医脑血管病专家谢鹏教授、董强教授、刘鸣教授、曾进胜教授、赵性泉教授、胡文立教授以及蔡业峰教授等15位专家担任会议主持与讲者。
分别就脑卒中后神经功能恢复及脑卒中二级预防、脑小血管病、通络治疗脑卒中进展三个学术方向进行了精彩的学术交流,线上线下余人参与观看。
通心络减少脑内Aβ沉积,改善卒中后认知功能
医院曾进胜教授进首先行了发言《卒中后脑网络损害与认知功能障碍---局部Aβ沉积的作用》:卒中后三个月内的认知障碍的发生率为60%左右,最终进展到痴呆比例为6%-30%,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危害很大,最终会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患者对康复的主动性,对预后影响很大。卒中后,应像重视运动功能一样重视认知功能恢复!
局灶性的脑梗死后,会引起脑部非缺血区的远隔部位继发性损害,引起脑网络的损害。进一步影响运动功能恢复,引起认知功能障碍。远隔部位损害的机制比较复杂,参与机制有Aβ、自噬等。通心络可以减少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海马区域Aβ表达,通心络具有减少脑内Aβ沉积的作用。
通心络调脂、抗凝、抗炎、稳定易损斑块,特殊人群脑卒中二级预防优选用药
第二位发言的专家是首都医科医院赵性泉教授,对在临床实践当中,经常会碰到包括老年人、各种的疾病问题在内的特殊人群。这些人群在《指南》及相关临床研究中被排除在外,这些人群在临床中经常碰到,他们的二级预防到底应该如何去做进行了分享。
指出在遵循在脑卒中发病危险评估基础上,结合伴随疾病特点开展个性化管理,在临床实践中可以更多的选择中药进行治疗。
中药本身就是多靶点治疗,通心络具有抗拴、抑制斑块进展的多靶点作用,是中国特色的医疗方式,对于特殊人群的脑卒中二级预防,中成药替代是很好的一种方式。
通心络稳定易损斑块,延缓心脑血管发生的时间,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首都医科医院胡文立教授分享了《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管理》,脑卒中具有高发生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特点,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
降压、降脂、抗血小板三大基石对卒中的二级预防特别重要,但其并非脑卒中二级预防的全部。我国缺血性卒中患者65%存在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即使按照指南积极控制相应危险因素达标,仍有近60%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进展。应当从危险因素控制达标到靶向治疗动脉粥样硬化。
通心络动调脂、抗炎,抑制炎性血管形成,抑制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进展,稳定易损斑块,延缓心脑血管发生的时间,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通心络改善微血管内皮细胞、血脑屏障以及神经胶质血管单元功能机制明确,有肯定的保护作用
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勇华教授在线上分享了《脑小血管病研究新进展及思考》,在60-70岁人群中,87%存在皮质下白质改变,80~90岁人群则%存在皮质下改变。脑小血管病是未来影响我们中国居民老年人生活质量一个重要的疾病。小血管病是动态全血管的、全脑性的甚至全身疾病,发病机制主要与缺血、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脑屏障以及脑免疫的炎症有关,目前无特异性治疗。
目前西药没有太好的选择,中药是复方制剂,通过多靶点的发挥作用。
通心络具有调脂、抗炎、抗凝、保护血管内皮,保护微小血管的作用。研究证实通心络可以保护脑微血管的内皮细胞,增加缺血性脑组织微血管的密度,同时可以保护缺血区的血脑屏障,能保护缺血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
可以减轻老年性痴呆小鼠皮层Tau蛋白的磷酸化,减少微血管周围Aβ沉积,改善老年痴呆大鼠的记忆和认知功能。
在脉络学说指导下的通心络胶囊组方在改善微血管内皮细胞、血脑屏障以及神经胶质血管单元功能方面机制明确,有肯定的保护作用。
通心络与他汀、抗血小板药物协同增效,有效改善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疾病预后
医院吴波教授分享了《穿支动脉梗死与脑小血管病》,指出BAD(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病因为大血管病变,不同于脑小血管病,严格意义上属于大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相对腔梗病人长期愈后差,易复发。相对于脑小血管病的治疗,应强化抗栓或强化他汀长期的药物的治疗。目前的治疗中,除双联抗血小板药、强化他汀外,还有中医药的治疗。
年4月份发表在《欧洲心脏杂志》这个论文,指出通心络可以抑制斑块炎症血管的形成,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张运院士牵头完成的大样本临床的研究显示,多例患者使用通心络的胶囊干预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以有效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
通心络保护神经血管单元,减少患者残疾
河北医院张志慧教授分享了《络病理论指导下的脑血管病诊疗新进展》,脑卒中终身的风险全球是24.9%,中国是39.3%,是全球1.6倍,我国每年脑卒中患者是万,而且以每年8.7%的速度在上升。
目前金标准治疗溶栓治疗时间窗为4.5个小时,但是真正医院的患者非常少。中西医结合治疗是现在趋势,西医血管系统和中医脉络在解剖形态上具有统一性,神经脑组织在中医络病中与气络具有相关性。通心络保护血管神经单元,主要包括血管、神经还有胶质细胞、血脑屏障等,发挥对神经血管单元的整体保护作用。
通心络改善微循环、稳定抑制斑块,减少卒中复发
哈尔滨医院王丽华教授《缺血性卒中规范化诊疗策略》指出脑卒中二级预防应当注重卒中风险的评估,控制危险因素,注重规范化的治疗,尽早启动二级预防治疗,策略之一为稳定逆转斑块。
现有降脂治疗依从性差,临床医生处方他汀普遍剂量偏低,中医药在脑卒中二级预防中具有多靶点的治疗优势。通心络不仅具有改善循环的作用还可以靶向干预斑块,对斑块的结构、组织学、及易损程度。相关研究发表在《欧洲心脏病学》与《Nature》子刊《Scientificreport》。
通心络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有效率达91.3%,高于对照组74.9%
医院蔡业峰教授分享了《通络治疗缺血性卒中的循证与转化》,指出脑卒中急性期的患者中,90%以上的病人不能溶栓/取栓。完成溶栓、取栓的患者同样面临再通失败、血流再通后的无效灌注、出血转化的问题。
有研究显示,脑微血管的中性粒细胞阻塞造成血管再通后“无效灌流”,微血管阻塞是无效复流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络病理论与微血管系统与神经内分泌调节系统完美结合,对微血管的作用是治疗脑卒中非常好的靶点。
荟萃分析,纳入39篇通心络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随机非安慰剂对照试验,共计例患者,显示通心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计算有效率91.3%,高于对照组74.9%。
通心络抗炎、调节胆固醇流动,抑制斑块内微血管滋生,稳定逆转斑块
医院张蕾教授分享了《通络药物基础与临床研究》,指出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中最为重要的病理基础,发展缓慢,发病突然且后果严重,会引起中风、TIA、冠心病等。
迄今为止,Nature杂志提出来迄今为止理论上干预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两大手段为干预脂质代谢和干预炎症反应。70%强化降脂治疗后,仍然存在60%-70%的残余的狭窄风险。在他汀基础上,联合非他汀药把LDLc降到低于出生时候水平,CVD再发风险的降低依然有限。CANTOS研究开启动脉粥样化硬化防治的第二个时代,重在抗炎降脂。
通心络通过抗炎,调节胆固醇流动及抑制斑块内微血管滋生等有效起到稳定逆转斑块的作用。临床研究CAPITAL实验已证实,通心络可延缓AS进展,对中药抗AS研究具有里程碑意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