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女科·医案一
头痛(肝逆上扰,痰瘀阻滞)
个人信息:孟某,女,52岁。
年6月28日初诊(夏至)。
病史:6个月前因情绪不舒而致头痛,近2周加重。
刻下症:头目胀痛伴眩晕、心烦易怒,两胁胀满,夜寐不宁,大便秘结,腰痠膝痛。
检查:舌尖红,质紫黯,苔*腻,脉细滑。
血压/85mmHg,心率76次/分。
辨证:肝主疏泄,肝气横逆,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头晕头痛;肝火扰心,夜眠不安,心烦易怒;热灼津液,便干难解;肝阳上亢,肾阴不足,腰痠膝痛;舌尖红,质紫黯,苔*腻,脉细滑为痰热郁结之象。
其病位在肝,证属肝气上逆,痰瘀互阻。
诊断:头痛。肝逆上扰,痰瘀阻滞证;血管神经性头痛。
治法:平肝降逆,祛痰止痛。
投《太平圣惠方》金铃子散合《苏沈良方》大雄丸加味。
处方:川楝子10g、元胡10g、川芎10g、天麻10g、竹茹10g、枳壳10g、云苓10g、陈皮10g、石菖蒲10g、郁金10g、莱菔子10g、生栀子10g、葛根10g、全瓜蒌30g、草决明30g。
结果:上方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连服7剂后,心烦好转,大便自调,仍感头痛,后头部发热。
舌紫黯,苔*腻,脉细滑,此为痰热渐化,瘀血明显,应加大化瘀之力。
上方去生栀子、全瓜蒌,加白菊、藿香、丹参、赤芍、丹皮、生山楂,配合口服脑立清胶囊,每次3粒,每日2次。
二周后复诊,头痛减轻,现感自汗明显,偶有头晕,舌黯红,苔薄白,脉沉细。
上逆之肝气平复,然营卫不和,卫表不固之象呈现,改为玉屏风散合桂枝加龙牡汤化裁。
生芪10g、炒白术10g、防风10g、浮小麦30g、生牡蛎30g、生龙骨30g、桂枝10g、赤白芍10g、藿香10g、天麻10g、葛根10g、川芎10g、白菊10g、川牛膝10g。
上方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连服14剂后,头痛消失,自汗已止。
投杞菊地*胶囊、脑立清胶囊巩固疗效,未再复诊。
按语:中医认为头痛多由于外感或内伤而致脉络失养,清阳不升所引起。
本案患者头胀痛而眩,心烦易怒当辨为肝气上逆之证,一般多以天麻钩藤饮治疗,然其苔*腻,此为痰火内结,脾胃不运之征。
若用杜仲、牛膝、寄生补肝肾之虚,则助火生痰;若加*芩、石决明苦寒重镇之品,则易伤胃,故沈师采用大雄丸配川楝子、元胡为主方。
川芎活血行气,上行头目,祛风止痛,前人云“头痛不离川芎”;天麻既熄肝风,又平肝阳,为眩晕良药。
两药相配名曰大雄丸,善治内伤头痛。
川楝子清肝火、泄郁热、行气止痛,元胡“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两药相合成金铃子散,治一身上下诸痛,尤平上扰之肝逆;竹茹、枳壳、云苓、陈皮系温胆汤祛痰主药,以治痰瘀阻滞之本;莱菔子、草决明、全瓜蒌使邪从二便而解,以免关门留寇。白菊清泄肝热,浮小麦专治汗出要药,川牛膝平肝降逆,引血下行;因正值暑热之际,加藿香清解暑湿。
沈师降逆,注重升降理论,升清方能降浊;祛痰化瘀,强调润肠利尿,给邪以出路,方利于实邪之祛;除头痛要佐以引经药,川芎、葛根、白菊均属此用,3药本身又系止头痛效药,实乃“一举两得”之用。
沈氏女科·医案二
头痛(中气不足,清阳不升)
个人信息:王某,女,43岁。
年9月9日初诊(白露)。
病史:右侧头痛10余年,间断服用止痛药,效果不著。
近2月来因感冒和劳累而致头痛加重,痛时难忍,痛处有条索状物,伴恶心欲呕,头目不清,食欲不振,食后胀甚,四肢乏力,大便溏薄。
检查: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弦。
血压90/60mmHg,心率66次/分,脑血流图示右侧脑动脉血流缓慢,脑血管痉挛。
辨证:此案由于中气不足,清阳不升,脑窍失养则见头痛,头目不清;劳则耗气,故头痛加重;食欲不振,食后胀甚系脾气不足,运化无力之征;脾虚湿困,则大便稀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弦均为气虚征象。
其病位在脾。证属脾气不足,脑窍失养。
诊断:头痛。中气不足,清阳不升证;血管神经性头痛。
治法:补益中气,升清降浊。投以《脾胃论》补中益气汤加减。
处方:生芪15g、*参10g、炒白术10g、丹参30g、陈皮10g、石菖蒲10g、郁金10g、川楝子10g、元胡10g、升麻5g、葛根10g、蔓荆子10g、白芷10g、天麻10g。
结果:上方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连服7剂后,头痛明显减轻,血压升为/70mmHg,心率增为72次/分,仍感畏风怕冷,此为肺气不足、卫气不固之征,加防风、桂枝固护肺卫;川芎引药上行。
再服14剂,头痛已轻,畏风缓解,自感腰酸乏力,手足发冷,此为心肾阳气不足,气血不达四肢,应温通心肾,加川断、菟丝子、生杜仲、桑寄生、肉桂调补肾阳,生地、*精、枸杞调补肾阴,活血通脉加地龙、僵蚕、蝉衣。
再服1月后,头痛消失,随诊2年,头痛未曾发作。
按语:《济生方·头痛论治》云:“夫头者上配于天,诸阳脉之所聚。凡头痛者,血气俱虚,风寒暑湿之邪,伤于阳气,伏留不去者,名厥头痛。”《张氏医通·头痛》云:“烦劳则头痛,此阳虚不能升,补中益气汤加蔓荆子。”
此案头痛,劳则加重,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弦,为中气不足之象。
治以补中益气汤加蔓荆子为主;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故加丹参养血和血,加强补气之力。
本案用药特色:
①.大雄丸(川芎、天麻)为治头痛的要药。
②.升麻、葛根升举阳气,引药上行,上荣脑窍。
③.久病入络,应加入搜风剔络之品,如地龙、僵蚕、蝉衣。
④.金铃子散为治疗内外伤疼痛的主要方剂,增强止痛之力。
⑤.因患者畏风怕冷,此为卫气不固,责之为肺肾阳虚,应加入固表的玉屏风散,补肾的川断、菟丝子、生杜仲、桑寄生、肉桂等药,温肾阳,固卫表,可收其效。
沈氏女科·医案三
头痛(寒热错杂,虚实兼夹)
个人信息:李某,24岁.
年8月9日初诊(立秋)。
病史:左侧偏头痛近1年,每因用脑过度时诱发。
发作时头胀跳痛,且伴眩晕,短则60分钟,长则数小时,伴见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苦水,口苦性躁,心烦意乱,冷汗阵出,四肢不温,难以入睡,气短神疲。
医院经过各项检查,均无阳性发现,诊断为血管神经性头痛,久经中西医治疗,包括针刺推拿,均难止痛,经病友介绍,来门诊求治。
检查:苔薄*而润,脉沉细不数,血压/80mmHg,心率68次/分。
四肢不温,面色苍白。
辨证:偏头痛均与足厥阴肝经有关,因肝经上头循额。
厥阴证乃寒热错之证,患者面白肢凉,舌苔薄润,脉象沉细为寒象;心烦失眠,恶心呕吐苦水,口苦苔*系热象;气短神疲属气虚不足。其病位在肝。
证属寒热错杂,厥阴上逆。
诊断:头痛。寒热错杂,虚实兼夹证;血管神经性头痛。
治法:温清并治,攻补兼施。投《伤寒论》乌梅丸原方,改为汤剂。
处方:制附片10g(先煎半小时)、肉桂5g、干姜10g、细辛3g、川椒2g、*连5g、*柏5g、当归10g、*参15g、乌梅10g。
结果:上方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连服7剂后,左偏头痛日渐减轻,情绪稳定,夜寐转酣,色泛红,苔薄白,脉弦细。上方改为每晚服1次,连服7剂。
2周后复诊,偏头痛已止,精神振作,苔薄白,脉弦细,嘱改服乌梅丸,早晚各1丸,连服1个月巩固疗效。
后伴同学门诊,称偏头痛一直未复发,期间虽经期末考试,也未头痛。
按语:张仲景创乌梅丸专治厥阴证,近人多用于治疗胆道蛔厥证,著名临床家叶心清首创用其止偏头痛,实属奇法,常常奏效。
本案寒重热轻,故5味热药用量为重,2味凉药用量为轻。
附片有*,必须炮制,为防炮制时的疏忽,附片应先煎半小时,其药效保持,但乌头碱之*性大为降低。
遵循古训,细辛不能过钱(用量3g以下),这是沈师组方的安全原则;川椒味麻,除云贵川数省外,口麻常难适应,重用川椒也别超过2g。
经方的特点是药精量宏,配伍严谨,只要切中病机则奏效明显。
沈师少用经方,认为时代变迁,环境改善,现代诸多方面与汉代很难相比,故经方应当改制发展,方能适应现有的病证。
沈师惟一例外的就是遵师经验,将“乌梅丸”原方改制汤药,止头痛有奇效。
沈氏女科以舌定证,让临床辨证更加高效简便,传承年的有效经验方,更是让临床诊疗如虎添翼。中医在线与沈氏女科精心打磨良久,联袂推出本次以舌诊为主,更加适合临床,实用性非常强的课程---中医在线第2期辨舌论治实战班2天1晚建立辨舌论治思维体系明确舌诊鉴别及10大病因的对应用药通晓多种常见病的临床治疗报名咨询联系
吴老师:
王老师:
朱老师:
赵老师:
陈老师:
李老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