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乃作者寒寒讲文化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唐高宗时,对幂篱的改造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仅遮掩面部的帷帽在幂罱的基础上产生了。它的主体是席帽,在席帽的外沿上加上一圈短至颈部的纱网,就成了帷帽。根据唐人王睿《炙毂子录》一书的记载,席帽原先是西北羌族的衣装,用羊毛毡片制成。秦汉时期,席帽的样式被引人中原,改用席片制作。后唐马缟薯《中华古今注》,解释帷帽的做法是用藤条和席片做成骨架,上面缝缀缯帛。
唐代皇帝服饰晚唐时,又有人把油布缝在席帽上用以避雨。看来席帽的作用与今天农民常戴的草帽、斗笠相同。在敦煌莫高窟窟唐代壁画传世唐代画卷《关山行旅图》等处都有戴帷帽的女子。*阿斯塔纳墓葬中也出土有唐代骑马戴帷帽的女陶俑。这些女子的帷帽式样和今天的草帽相差无几。帷帽的纱网短小,主要起到外出行路时遮挡灰尘的作用。前面有开缝,可以用手撩开或将纱网挽至帽顶上,以便观看周围的事物。幂属那种遮蔽全身、不欲令人窥视女子肌肤的禁锢已经被打破了。
唐代前期,妇女脚上的穿着也颇受胡风影响。线鞋和皮靴锦靴、锦履是女子常穿的鞋类。线鞋用麻绳编织成底,丝线编织成帮,做工十分精致。*吐鲁番阿斯塔那唐代墓群中曾多次发现这种线鞋的实物,式样很像近代的凉鞋。只是构成鞋面的绦带较密。《旧唐书,舆服志》中讲:初唐武德年间,妇女习惯穿履,又有线靴。开元年以来妇女们喜爱穿线鞋,因为它轻巧易行,侍女们反而穿履了。但是在唐代前期的各种图书中,常常见到侍女们穿线鞋,如阎立本《步辇图》中的众多宫女。
唐代妇女服饰在西安唐代韦顼墓石椁线雕女子像中,有一位女子足着用锦绣丝织品制作的线鞋。它是用丝线编织鞋面做法的进一步发展。这种鞋子还可以在鞋面上附加各种金玉饰物,显得更加华贵。皮靴也是唐代图画中的女子们常穿的鞋子,它往往与裥衫、长袍等一同穿用。
随着胡服的益见流行,妇女穿靴的也日益增多。除了皮靴以外,还用锦缎做面,仿照皮靴式样制作锦靴,也很受贵族妇女们欢迎。线鞋、皮靴、锦鞋都是底薄头尖,鞋头上不加任何平面的立饰,与汉族传统穿用的履、岛明显不同。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上阳人》一诗中感叹道:“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世妆。“”这正是唐代社会前期妇女时装发展到最后阶段时的生动写照。时世宽装束盛唐末期,一种较肥大的妇女时装式样开始兴起。“中唐以后,女装趋向于越来越肥大。
长袍服饰白居易《和梦游春诗一百韵》中说:“风流薄梳洗,时世宽装束。”正是这种时尚的反映。与白居易同时的诗人元稹在给白居易的一封信中讲:近来的妇女,衣服又长又宽大,颜色的搭配也十分艳丽奇怪。这种女装加肥的趋势在唐文宗时代急剧高涨,与唐文宗的提倡是分不开的。唐文宗是一位饱读诗书、具有传统儒家思想的帝王。在他即位之初,曾经传谕各个公主在晋见时不要多插钗、梳等头饰,不要穿短、窄的衣服,表现出一种讲求节俭、排斥胡服的心理。由此开始,女装越来越宽肥,风靡全社会,形成了一种新的奢侈浪费。
这时女装的宽肥主要表现在衣袖和裙裾上。中唐时期的裙子和衣袖比初唐时期要宽出1/2到1倍左右。而晚唐时期的宽袖对襟衫,袖子的宽度几与身长相等,可以达到唐代前期女装衣袖宽度的10倍以上。唐代画家张萱的《捣练图》中,描绘了一批正在加工丝织物和缝制衣衫的妇女形象。这些妇女上穿对襟衫,衣袖宽松,而裙子更为肥大,上端系在乳房上部,胸以下的身体全部为宽裙所笼罩,显得丰硕健美,浑然一体。
女子衣袖在周防的《管花仕女图》中,贵族妇女的服装达到了极度绮丽侈华的程度。这些美丽的仕女体施白粉,肌肤晶莹如玉,头上梳起高高的发髻,插笄簪花,手臂上带着连成一排的金环条脱,身上穿着锦绣织品制作的长裙。裙子用锦带束在胸部,宽大的下裾拖曳在地上,上身不穿内衣,仅着一件薄薄的透明。纱衣,颈、胸、臂大部分都裸露在外,正所谓“绮罗纤缕见肌肤”。纱衣的袖子极其宽肥,可垂及地面。肩臂披有彩色织锦披帛。整套衣饰给人一种充满华贵之气、又充满女性魅力的强烈印象。
这种服装可能是古代社会中妇女人体美所能达到的最大表现程度。唐人诗歌中对这类衣饰曾多加赞美。如周渍的诗句“慢束罗裙半露胸”,施肩吾的诗句“长留白云照胸前,方干的诗句“粉胸半掩疑暗雪等等。然而,它也被宋代以下的道学先生痛斥为“淫佚之行”,在社会生活中顿时消失不见。唐代后期,随着衣裙肥大的趋势,服装中汉族传统色彩增加,穿靴的风气也逐渐减弱。妇女改为以穿履为主。其中最常见的,是唐文宗时规定一般妇女穿着的高头履和平头小花草履。履头部的式样变化很多,有尖的、方的、圆的、多瓣型的、多层形的。这些多种多样的履头都可以在敦煌莫高窟的晚唐壁画中看到。这时的履与汉晋南北朝时代不同,不再整体织成,而是用锦缎裁剪缝制。
贵族妇女罗莎服饰*吐鲁番曾经出土一。双唐代的高头锦履。履帮使用变体宝相花锦缝成,履前端使用红地花鸟纹锦缝制,衬里用六色条纹花鸟流云纹锦,极其绚丽美观。敦煌壁画中还有一类与今天中式布鞋相近的履,前头也不高起,这大概就是唐人说的平头履了。在贵妇的盛装中,装饰精美、厚重高头的履是不可缺少的。有些履头竟高到二三十厘米的高度。宋时文人记载唐文德皇后的履是用红色的羽毛织成,前后都用金叶子裁成云纹形状作装饰。鞋头高3寸多,上面缀两颗大珍珠。这样的华履该有多么精致昂贵。
丝履之外,妇女们还爱穿蒲草编织的履。南方吴越之间制造的高头蒲草履,精细得像用绫罗缝制的一样,非常受人欢迎。这是历代没有见过的新产品。由于它费工费时,唐文宗曾经禁止妇女穿用,但是这种诏令总是不被认真执行的。蒲履一直流行到五代时期。刘克明有诗赞美它说:吴江江上白蒲春,越女初挑一样新。才自绣窗离玉指,便随罗袜步香尘。
装饰服饰这种蒲履在*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基中曾有发现,实物编织得十分精致,履帮较浅,方口,尖形的履首向上翘起,鞋头.上做成圆形上卷的装饰。它和我们在唐代女陶俑上常见到的履头形状十分相近。南方的妇女们仍然保留有穿木屐或皮屐的习惯。唐代诗人崔涯沉溺于秦楼楚馆,喜爱给妓女们做诗。
有一次,他与一个妓女妍玩笑,就说她“更着一双皮屐子,纥梯纥榻出门前”,可见南方穿屐之盛。纥梯纥榻就是拖鞋走路踢踢踏踏的声音,听来真是声色并茂。由于裙子宽肥,女子骑马也可以穿裙。在《虢国夫人游春图》中,贵妇人们便身着肥大的长裙跨骑在马上。因此,女子穿裤子的风气又有所减弱。唐代中后期的妇女,往往仅在裙子内穿一种裤袜,又叫膝裤。它仍然没有裤裆,长度可从足至膝以上。据说杨贵妃就穿过一种鸳鸯并头莲锦裤袜。
参考资料《衣冠五千年中国服饰文化》